第522章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1/2 頁)
4月初。
金陵。
浦口,龍虎巷。
清光緒三十四年,連線金陵和天津的津浦鐵路動工修建,北方修路工人隨工程南下至浦口,漸漸在浦鎮車輛廠西北側形成了龍虎巷街區。
這裡的房屋建築是明顯的津派風格,小青磚、小黑瓦,高門樓、花格院牆,都有著別具一格的北方風貌,非常獨特。
曾經,這裡有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常坤。
結果,去年,他被方平收拾了,煙消雲散。
如今,常坤的宅子有了新的租客。
他就是剛到金陵落腳的徐遠舉。
作為川康區副區長的徐遠舉受戴老闆的命令,帶著他的鋤奸隊來到金陵,準備除掉大漢奸方平。
徐遠舉選擇了在龍虎巷落腳,以商人的名義租了常坤的舊宅。
他的手下則在附近的工廠當了工人,以掩飾身份。
這天下午,戴著墨鏡的徐遠舉來到一個書場聽評彈。
只見臺上坐著一男一女,男的持三絃,女的抱琵琶,自彈自唱。
徐遠舉坐在角落裡,墨鏡下的目光卻是東張西望,根本沒在評彈上。
他戴著一頂黑色鑲著白邊的帽子,桌上放著當天的《新聞報》。
他漫不經心的咀嚼著花生,顯得很是悠閒。
過了一會兒,一個身穿花格子西裝,戴著一副眼鏡,手裡拿著一份報紙的中年人走了進來。
他目光一陣搜尋之後,看到了坐在角落裡的徐遠舉,慢慢走了過來。
徐遠舉也注意到了他,摘下了墨鏡。
那中年人走到他跟前,彎腰問道:“先生,你旁邊有人坐嗎?”
徐遠舉說道:“沒人。”
“那方便一起坐嗎?”
“隨便!”
那中年人就坐了下來,把手上的報紙放在桌上。
徐遠舉瞟了一眼,也是《新聞報》。
但是一看日期,卻是三天前的。
“先生貴姓?”徐遠舉問道。
“免貴,姓劉。先生你呢?”
“我姓徐。”
致此,暗號對上。
但雙方並不知道對方的具體身份,這也是為了雙方的安全著想。
而這位姓劉的正是軍情局安排在金陵政府中的一個高階臥底,之前一直沒有啟動過,這次為了殺方平,在戴老闆的授意下,雙方才見了面。
兩人是經過報紙上的聯絡才選擇了在這個書場見面。
臺子上的評彈聲正好掩蓋了兩人的聲音。
“徐先生有什麼需要,儘管開口。”劉先生說道。
“我的人已經陸續到達了金陵,但是,進城時查得很嚴,我們沒法把槍支帶進來。我們把槍支藏在了城外的某個地方,希望劉先生想辦法把它們弄進來。”
劉先生說道:“自從方平接管21號之後,他的人遍佈各個關口,查得非常嚴。我想辦法把它們弄進來,具體地點在哪裡?”
徐遠舉說道:“在一處偏僻的地方,沒有具體的地名。我已經詳細的記在一張紙上,你應該找得到。”
徐遠舉說著,從懷裡摸出一個紙團,然後,從桌下塞到對方的手裡。
這也是徐遠舉不得不見這個人的原因,他沒想到進城帶槍這麼困難。
“我把槍帶進來之後,我再通知你。”
“好的。”
“還有其它事嗎?”
“方平近來的活動情況。”
劉先生說道:“方平前幾天回了上海。”
“什麼,他回了上海?”
“是的。”
劉先生說道:“我打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