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3/4 頁)
段子,也就是在那一段引爆了很有意思,鋪開到全劇,反而有些重點得不到突出。而且人物太多了,造成人物特色不鮮明的問題也凸顯了出來。撓撓頭,“那怎麼辦,總不能又把劇本推翻重來吧,這不又得好長時間,那咱們期末還上不上了?”
男生又一琢磨,也是,挑毛病誰都會,抗事兒那就不是一個簡單的事了。黨浩一拍桌子,“咱們在這瞎想也不是個辦法,又不是光男生演,不還有女生嗎,去找女生商量商量,也瞭解一下她們的意見。”
這不,晚上九六班除趙丹峰之外,全員開了個班會,還包括兩名留學生列席旁聽。這兩位不參與這次期末匯演,她們有自己的作業。男生由秦浩上臺發表意見,誰讓這傢伙剛說到頭頭是道的,那你就上去說吧。
女生這邊代表是秦海露,姑娘還準備了一張紙,看了眼全班人,清了清嗓子,“女生對這次期末匯演暨期末作業劇有以下幾點看法。首先,我們認為新劇本新增人物刻畫是不全面的,臉譜性太強,很難出彩。其次,在原故事基礎上擴充套件出來的劇本在故事性上是頭重腳輕,重點只是在十八年後相遇,但之前和之後的戲加起來時間又太長。最後,女生對誰來演虞姬,意見不能統一。”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這事兒還真不是容易解決的事。又將目光投向敬愛的班長吳國樺同學,吳國樺哪有什麼辦法,想了想,“要不咱們問問趙丹峰?”
大夥想了想,既沒搖頭也沒點頭,那就算是預設了。章梓怡不開心了,“劇本的事能問他,誰演什麼角色有必要問他嗎?現在就決定一下誰演虞姬吧。”
吳國樺拍著額頭,“要麼投票?”
章梓怡眼珠子轉了轉,“投票算哪門子事,咱們是學表演的,那就用表演說話。這樣,既然決定不出誰演虞姬。那就男生裡選出想演薛平貴的,咱們拍五分鐘的戲,哪對感覺對了,就是哪對不就行了。”
男生們點點頭,這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趙丹峰一定想不到自己幾個月前的無心之作,在今天會掀起如此波瀾,更不會知道因為此事還掀起諸多曲折。這是後話不提,現在的趙丹峰正專心致志享受著開機儀式帶來的快樂。
大多數開機儀式都是程式,無聊,長篇大論的代名詞。《十七歲不哭》也是如此,一圈領導排排坐吃果果,等著剪綵。和普通剪綵的區別,只不過紅綢是系在一部攝影機上而已。各路領導都要講話致謝,發表感言。從民族命運到個人前途,吹的這部電視劇能救人水火一樣。除了一句收視長虹,其他都可以當做沒聽見。
能從這種儀式裡感受到快樂的,一定得是奇葩,趙丹峰就是這樣一個奇葩了。認真看著,記著這些領導剪綵的流程,動作。說話的語氣語調,遣詞造句。趙丹峰覺得自己肯定用的到,等到自己也有面子剪綵的那天,一定得把場下的記者都給噴暈了不可。
說到記者,的確是來了些。不同於打著各式旗號的娛樂記者,今天的開機儀式來的都是正規媒體。市區媒體就不說了,央視自己人也來了。反而是最該來的娛樂媒體就來了兩三家,還全都是雜誌。
這也是趙丹峰要求高,本身這年頭內地娛樂圈都還沒這個叫法,現在是真正的演藝圈。興起娛樂圈的叫法那得是世紀末的事情了,當然,也就是這一兩年了。以兩千年為一個標誌的話,從九八年第一檔電視娛樂新聞節目在民營頻道開播,到之後各大衛視紛紛跟進,九七年只能算是孵化期。成熟的娛樂記者還在自我孕育中,新聞體系都還在摸索中前進。特別在記者探班,找新聞這一塊,要一直到章梓怡拍《臥虎藏龍》開始,引入好萊塢流程,才算是有了一個套路。
現在一條娛樂類新聞出來,要麼得演員自個去找記者,說,我這拍一片子呢,我找一哥們帶你進劇組拍幾張新聞照片。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