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第2/2 頁)
上黑木為禎親臨一線,三個師團一百七十六門大炮分八個炮兵陣地安置,光是這些火炮的安放和炮彈的搬運就耗費了兩個多小時。眾高層軍官被如此壯觀的景象刺激的渾身發抖,省吃儉用、國力貧弱,陸軍什麼時候使用過如此大規模的炮擊!如果讓他們知道此時被他們寄予厚望的第四師團已經全軍覆沒,恐怕能抖得發羊癲瘋。
日軍如此大的動靜早已被第一師察覺,炮兵陣地上的探測氣球上的觀察員看的一清二楚,甚至將日軍炮兵的方位都記錄下來。一百多門火炮,即使是十九世紀水平的火炮也足以引起重視,第一師只有九十門可以用於炮戰的火炮,雖然佔據絕對質量優勢,但數量的差距也不容忽視。
問題是樟木陣地上並不僅僅是第一師,清溪戰鬥結束後總參立刻制定作戰計劃,位於廣州的第一軍第三師迅速向樟木地區機動。從接到命令到抵達樟木,第三師只用了一個半小時,處於一級戰備狀態隨時準備出發的他們,透過便利的公路網路和卡車,迅速抵達樟木,並做好了出擊準備。
兩個師的火炮數量達到了二百六十門,其中可以用來炮戰(除迫擊炮)的數量為一百八十六門。戰爭從來不是簡單的數字堆砌,決定勝負的因素有很多,所以,還是讓真實的戰鬥說話。
炮戰在上午九點十分開始,近五百門火炮響徹大地,爆炸聲、轟鳴聲讓這裡的動物生育率下降到最低,直到兩年後才恢復正常。從一開始振炮兵就牢牢壓制了日軍火炮,雙方的損失都在上升,不過振炮兵陣地上落下的炮彈很少,他們本來就在觀音山這個制高點上,佔據了地理優勢,再加上火炮的射程遠、威力大,很容易就佔據了優勢。日軍火炮的炮彈落在觀音山的四周,大部分都為觀音山砍伐事業做貢獻,小口徑的野炮根本威脅不到振的炮兵陣地。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