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夢想的遠航(第1/2 頁)
“共築藝術之巢”的名聲在社會上愈發響亮,小孫女和李明也成為了眾人眼中的公益之星。然而,他們深知,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前方還有更長的路要走,更多的夢想等待著他們去實現。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清晨,小孫女和李明收到了一封來自遙遠鄉村學校的求助信。信中寫道,那裡的孩子們對藝術充滿了渴望,但由於地處偏僻,資源匱乏,他們幾乎沒有接觸藝術的機會。
“李明,我們不能坐視不管,這些孩子需要我們的幫助。”小孫女看著信,眼神中充滿了堅定。
李明點點頭,回應道:“沒錯,這是我們的責任。但這次的任務可不輕鬆,那個地方交通不便,條件艱苦。”
儘管如此,他們還是毫不猶豫地決定踏上這段艱難的旅程。當他們到達那所鄉村學校時,眼前的景象讓他們感到心酸。破舊的教室,簡陋的教具,孩子們那充滿期待又略帶怯生生的眼神,深深刺痛了他們的心。
“小朋友們,別擔心,我們會給你們帶來藝術的樂趣。”小孫女溫柔地對孩子們說道。
為了給孩子們帶來更好的藝術教育,他們決定先從改善教學環境入手。然而,這並非易事。材料的運輸成了大問題,由於道路崎嶇,車輛無法直接到達學校。
“這可怎麼辦?難道要靠我們人工搬運?”團隊中的小王面露難色。
李明思考片刻後說道:“沒有別的辦法,只能靠我們自己了。”
於是,他們和當地的村民一起,肩扛手提,將一批批藝術材料和工具運到學校。汗水溼透了他們的衣衫,但沒有人抱怨。
在大家的努力下,新的畫筆、顏料、畫紙等藝術用品終於送到了孩子們的手中。接下來,就是為孩子們設計合適的課程。
“我們要根據孩子們的實際情況,制定簡單易懂又有趣的課程。”小孫女說道。
他們與學校的老師一起商討,結合當地的風土人情,開發出了具有特色的藝術課程。比如,教孩子們用樹葉和樹枝製作手工藝品,用泥土塑造小動物。
在教學過程中,小孫女和李明發現,有一個叫小花的女孩特別有天賦,但她因為家庭貧困,性格十分內向,總是不敢表達自己。
“小花,你的作品很棒,要相信自己。”小孫女鼓勵她。
李明也常常單獨輔導小花,教她一些繪畫技巧。漸漸地,小花變得開朗起來,她的作品也越來越出色。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所鄉村學校的藝術氛圍越來越濃厚。孩子們的作品掛滿了教室的牆壁,他們的笑聲在校園中迴盪。
然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由於長期的勞累和奔波,小孫女的身體出現了不適。
“小孫女,你去休息吧,這裡有我。”李明心疼地說道。
小孫女搖搖頭:“不行,孩子們還等著我們呢。”
但她的病情越來越嚴重,最終不得不被送進了醫院。在醫院裡,小孫女依然心繫著項母。
“李明,你一定要照顧好孩子們,不能讓他們的夢想中斷。”小孫女虛弱地說道。
李明含著淚答應:“你放心,我不會讓你失望的。”
在小孫女養病期間,李明帶領團隊繼續努力。他們組織了一場鄉村藝術展覽,將孩子們的作品展示給更多的人。這場展覽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許多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手。
“看到這些孩子的作品,我深受感動,我願意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幫助。”一位企業家說道。
有了更多的支援,學校的藝術教育得到了更好的發展。他們建立了藝術工作室,購買了更多的教學裝置,還邀請了一些專業的藝術家來給孩子們授課。
當小孫女康復歸來,看到學校的變化,激動得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