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5 頁)
外界帶來了無限的遐想與期待。
然而,由於當時的個人電腦記憶體容量太小,其8088微處理器的速度很慢,無法滿足Windows所需,同時比起以往的MS—DOS等系統,Windows本身的複雜程度幾乎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想,因此Windows軟體開發了兩年多,卻一直身陷泥潭,並未見任何實質性的突破,Windows的面世似乎遙遙無期。無奈之下,微軟只得無可奈何地宣佈將原定於1983年底的交貨時間推遲至來年的第一季度,這讓號稱“我們出售的是承諾”的微軟公司,特別是蓋茨個人覺得非常有失體面,然而,真正讓人沮喪的事情隨後一件接著一件發生,後果完全出乎了蓋茨的預料。
1984年2月,當300多家硬、軟體公司滿懷期待地趕往西雅圖希望可以拿到微軟關於Windows的產品時,微軟再次宣佈將Windows的供貨時間推遲至5月,眾人失望而回;待到5月,微軟的銷售經理一一拜訪各家使用者公司,向他們道歉說Windows軟體的供貨將再次推遲至8月。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讓使用者們逐漸失去耐心,轉而開始探尋“可視”公司的VisiOn軟體的可能性。這對微軟來說是個極度危險的訊號,如果“可視”公司搶先一步實現了技術的突破,那麼這塊市場微軟就將失之交臂。所幸的是VisiOn軟體以及其後IBM親自出馬推出的“頂視”軟體皆由於技術上並未有徹底突破而遭遇市場的冷淡反應,人們轉而繼續期望Windows的誕生。這對微軟來說是一次喘氣的好機會,但無形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如果Windows依然無法達到人們的期望,就意味著微軟也將黯然退出這場角逐。8月旋即而來,然而微軟依然交了白卷,這次,在失望之餘大家再也沒有多少耐心,新聞界開始極盡挖苦之能事:“如果你想成為像比爾一樣的億萬富翁,你必須先學會當眾吹出直徑一寸以上的大泡泡。”輿論的冷嘲熱諷,市場的失望情緒,讓微軟陷入兩難境地,Windows的開發進退維谷。
比爾·蓋茨:除了自己,沒有人能使你倒下(3)
但是,堅持只做最好的軟體的蓋茨以其堅定的信念激流勇進,並摒棄外界的一切雜音,轉身尋求公司內部的癥結。當意識到自身在行政管理經驗上有不足時,蓋茨果斷退居董事長之席,將總裁之位讓給了具有高超組織能力的謝利。而正是因為這次轉換,Windows的開發終於出現了的轉機。謝利經過一番調查發現,Windows計劃之所以推進緩慢,除了技術上的原因,組織與管理上的混亂也是阻礙計劃推進的重要原因。快刀斬亂麻,謝利開始大刀闊斧地進行人事、組織結構的變革與調整,而此時的蓋茨則全身心地投入軟體總體框架和發展方向的制定。1985年初,Windows的開發終於走上了有條不紊的軌道,而此時的蓋茨更是展現出臨危不亂的大將風範,為了開發出儘可能完美的軟體,蓋茨索性將Windows的交貨時間一下子推遲至1985年6月。外界的一切質疑與非議都變得無足輕重,在蓋茨心裡,他只要他的最完美的Windows。隨後,蓋茨帶領著微軟Windows小組開始魔鬼式的集中開發,大家吃住在實驗室,沒日沒夜,開足馬力,所有設計人員進入近似瘋狂的狀態。
工夫不負有心人。1985年5月,蓋茨終於帶著演示版Windows軟體出現在當年的dex電腦大展上,向成千上萬的觀眾展示同時用滑鼠和鍵盤開啟或關閉“視窗”的效果,同時宣佈軟體售價僅95美元。1個月後,微軟公司正式對外發放測試版。自此,微軟在軟體行業的地位更難撼動。此後微軟不斷推出效能上更為完善的、……Windows2000乃至Vista,其中推出時曾創下了在1992年發售量達700萬套的驚人業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