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第1/2 頁)
李綺節走到銅鏡前,笑道:「嬸嬸今天真好看。「
順手把手上一朵還帶著露珠的玉蘭花苞簪在周氏的髮鬢旁。
紅衣簪黃花,黃衣簪紫花,紫衣簪白花。周氏穿一身青襖黃裳,李綺節選的是一朵微微帶著一線紅暈的淺色玉蘭花。
梳頭娘子陪笑道:「小姐選的好,這朵花正襯太太的好相貌!太太臉龐端正,是有福相之人,小姐……「
大概是想誇李綺節幾句,好哄周氏高興,目光落在李綺節鴨綠羅裙底下露出的一雙繡鞋上,臉上一僵,神色間頓時多了一絲不屑。
周氏臉色一沉。
劉婆子連忙道:「麻煩董娘子了,才剛聽你說還要去給李家大房的九姑太太梳頭?他們家規矩大,別誤了時辰,我送你出去。「
寶鵲手腳更快,已經七手八腳收拾好梳頭娘子的紅木雕花梳妝盒,一老一少,三言兩語間把梳頭娘子攙出正房。
周氏哼了一聲,把一枚壽字紋挖耳簪子扔在鏡臺前,「這董娘子,果然是個拎不清的,以後再不要請她來家裡了!「
小丫頭連連應聲,點頭如搗蒜。
李綺節眨眨眼睛,她沒有想到,連一個走街串巷,專門以替別人梳頭為生的梳頭娘子,也能理直氣壯地鄙視自己,只因為她沒有纏腳。
她對著董娘子搖搖擺擺的背影做了個鬼臉:不纏腳又咋地,大腳丫子跑起來又快又穩,打架的時候,一腳就能把您給踹翻嘍!
等周氏梳妝畢,劉婆子已經領著幾個幫工的婆娘把酒飯菜蔬預備好了,正席都是提前做好的,等李乙和李子恆父子回家後就能開席。
周氏領著李綺節四處檢視一遍,回到正房,吩咐劉婆子取出各家的禮單,讓李綺節一個字一個字念給她聽,然後一一回禮,禮單就讓李綺節寫。
李綺節和哥哥李子恆都在村裡的學堂念過幾年書。先生是李家的一位童生,刻薄嚴苛,性情偏執,頭髮都花白了,寫字時手腕直打顫,還整天之乎者也,一心想著考取功名,對學生們的功課漠不關心。
李子恆學了幾年,除了搖頭晃腦裝深沉,啥都沒學會。李綺節倒是學得分外認真,在這個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頭,她必須趁著年紀小多學些知識,免得將來長大處處受掣肘。
幾年下來,李綺節能讀會寫,成為李家這一輩唯一一個讀書人。
李大伯因為羨慕別人家的子弟出息的緣故,有時候會下意識把侄女李綺節當成男兒教養,閒暇時常常費鈔尋摸一些稀奇古怪的古籍善本,給她解悶。
正好方便李綺節光明正大地運用上輩子積累下來的學識。
李大伯鼓勵李綺節讀書,隔三差五還帶著女扮男裝的她外出遊歷,周氏很有些看不慣。不過周氏雖然脾氣急,但向來奉行以丈夫為天,所以沒有開口說過什麼。
而且周氏漸漸發現,家中的侄女能能寫會算,確實便宜。每逢需要謄寫帳目的時節,把李綺節叫到跟前,聽她念念有聲,嘩啦呼啦劃下一串串符號,把算盤打得噼啪作響,往往別人要算上一天的帳目,她不要半個時辰就能全部算完,還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點錯誤都沒有。
周氏決定等李昭節和李九冬長大幾歲,也送她們去村塾上學,只要閨女們能學會認得幾個字,束脩就不算白交。
這不,要看禮單的時候,她直接讓李綺節幫著念,唸完再讓她謄抄一份,不必勞人去外邊央求那些架子老大的讀書人,多麼省事!
李綺節唸完禮單,原樣謄抄一份,然後構思了一下措辭,按著瑤江縣的規矩,寫下一份恭祝的賀詞。
李家只有兩兄弟,來往的都是普通老百姓,過節沒有什麼講究,一大擔子魚肉瓜果送到對方家門就成。賀詞和禮單是寫給李家嫡支大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