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是個可靠的人(第1/2 頁)
“如此,你即刻回衙,將公文批示準備好,待明日早朝後,連同朕的批覆一同發往涼州。 眾卿散了吧。太傅留步。” 六位尚書出去後,皇帝問太傅,“先生為何一言不發?” “陛下心中已有成算,何須老臣多言。” 皇帝又問:“先生認為,長青能辦成此事嗎?” “臣不知。”太傅舉起孟長青寫的東西,“臣想讓兩位皇子看看。” 皇帝吩咐錢公公,“把太子和三皇子叫來。” 到底就住在宮中,兩位皇子來的比較快,“兒臣參見父皇,見過太傅。” “去太傅身邊看兩樣東西。”皇帝對自己的兒子,一句話都不肯多說。 太子見是孟長青所寫的東西,神情比較激動,但很快就被賀詞上的內容吸引,看北山縣環境惡劣,不由想念心疼他,也心疼北山縣的百姓,未曾想,如今世道,還有活的如此艱難的人。 太子看完兩樣東西后,第一反應是想去看輿圖,三皇子見狀也跟了過去。 “可看出了什麼?”皇帝問。 太子還沒說話,三皇子搶先道:“要是有了這堵牆,我大梁的國土面積得以增大,那邊的百姓們也能過上好日子。” 皇帝看向太子。 太子說:“北山縣所處位置,原本就是我國領土。長青本意,是為北山縣百姓謀求生路,但同時此舉對附近三縣都有好處。 此事雖是長青所提出,但已得涼州知府贊同,不知父皇最終是否同意?” “你認為呢?” “兒臣認為父皇該同意。”太子說,“皇爺爺在時,為從燕軍手下奪回涼州城,數以萬計的將士以命相填,如今長青只要這些東西,就能為大梁佔下北山縣的位置,世上沒有比這更划算的買賣。 父皇應該相信長青,他是個可靠的人,若無把握,絕不會提。” 皇帝問太子,“依你看,兩月之內建造四十里城牆,他也能辦到?” “長青曾在冬日裡帶兒臣挖過御花園的土,京城沒有涼州那麼嚴寒,冬月裡凍土都有一尺多深。兒臣親自挖過,知道要挖開這樣的土得費多大的勁。 長青比兒臣更清楚這點。 且建造長距離城牆的時間,一貫是以年來計,兒臣從未聽誰說過,這樣的城牆月餘就能建好。 不過,長青也沒寫他要建的城牆有多高、多寬,是何種材質。 所以兒臣以為,長青一定有他的辦法。” 太子雖站在御書房,但眼前似乎看到了孟長青,看到了北山縣已經建起來的四十里城牆,看到了風沙迎面,在同一片國土之上的不同的世界。 八方拎著水急衝衝跑進地洞衙門。 門簾一掀開,孟長青桌上的蠟燭差點被吹滅,“少爺,不好了,外面來了好多人!” 孟長青放下飯碗,披上旁邊的大氅就要出去,“都是些什麼人?” “看樣子像兵營來的。”八方把手上的水就地放下,跟著孟長青出去,“帶頭的是知府衙門的李捕頭,不會是因為您殺的那些人吧?” 孟長青快步往前走。 “李捕頭。”孟長青朝他拱手。 李亭立刻回禮,“孟大人,您殺山匪的事,屬下已經跟撫臺大人稟報過,府臺大人說事急從權,您並無過錯,但大人擔心您這裡人少不安全,從軍營挑了七十人過來。” “多謝府臺大人。”孟長青衝著涼州城的方向行禮。 這次孟長青不客氣,送來的人全部留下,畢竟幾天之後這些人都能派上用場。 但這幾天孟長青也不可能讓他們閒著,吃她的糧食,總歸要為她做事的。 挖牆基的百姓才兩百人,實在不需要一百多人看守。 讓這七十個人一起去挖牆基也不合適,不瞭解他們的為人,暫時不放心將他們和百姓們混在一起幹活。 孟長青就想,是時候建個像模像樣的灶房了。 這雪一下就是五天,之前搭建的棚子,被雪壓塌過,在棚子下面坐著不僅不安全,還不擋風,手上捧碗粥要是喝得慢了,最底下一口就是冷的。 之前沒有多餘的人手,這棚子就一直將就著用,現在人手有了,趕緊做起來。 李亭等人告辭後,孟長青把自己的計劃去跟楊正商量了一下。 讓楊正先領著他們挖自己睡覺的坑,然後明天就著手建灶房。 這七十人的力氣,不是當初流民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