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皇帝的病,中毒之症(第2/3 頁)
耀升。”
乾元帝面色認真起來:“業兒就交給你了,朕希望業兒未來能夠成為合格的軍中統帥,也能成為一個知天下疾苦,知百姓不易,能文允武之人。”
賈玓這才看了一眼乾元帝,卻猛然發現,乾元帝臉上有難掩的疲憊,臉色...皇帝氣色不好!
身為習武之人,賈玓不敢說自己懂多少醫術,至少賈玓可以根據人的氣色,判斷一個人的健康與否。
皇帝陛下氣色不是很好。
身為人臣,不可直視皇帝,所以,賈玓一開始沒有注意。
再有,皇帝彷彿交代遺言一般,賈玓也感受到了乾元帝那種急迫感。
原著中的乾元帝,究竟最終結局如何,賈玓不是很清楚。現在的乾元帝,很明顯身體出現了問題:“陛下!”
賈玓內心微微震動,無論乾元帝如何利用他,如何算計他,這本就是一個帝王最基本的御下之道。
乾元帝待他還是很不錯的:“臣當初收復青海的時候,曾認識一個懂得苗醫、藏醫、與中原醫道的神醫。臣姑父遺孤林姑娘,先天不足,如今經過調理,已經逐漸恢復...”
宮中太醫醫術高嗎?
高!
絕對是天下醫術一流的大夫。
但是...
這些太醫,給宮中人治病的時候,第一保命之法,就是--穩!
就是因為一個穩字,太醫下藥,都是劑量不足,以至於有些病本來幾副藥可以治好卻有可能十副藥,十幾副藥也治療不好。
一旦病情不見好,太醫就會聯合診治,這時候,為了保命,很多太醫明明知道是什麼病,卻又因為害怕自己下藥出現問題,從而會被誤診。
這種情況,興許不常有,但是未必不存在。
太醫院聚集了天下名醫,世世代代行醫的太醫,但是...他們未必治得了病。
因為用藥劑量不足,疾病不能治療,甚至會被拖延,從而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到不治之症。
“哦?”
乾元帝從賈玓的態度中,感受到了賈玓濃濃的關心,頓時心中一暖:“你且回去,將他帶來。”
因為是皇帝。
所以,皇帝的安危,事關天下社稷。
所以,皇帝看病,並沒有自由選擇。
否則,文武群臣,必然上奏。
但是,乾元帝很清楚,自己的病拖了幾年...他甚至感覺自己時日無多!
神醫?
皇帝陛下對於賈玓所言,沒有半分懷疑。
賈玓連忙離開,沒多久,就帶著那個青海帶來的神醫入宮:“陛下,這是臣帶來的神醫華安。”
“哦?”
乾元帝看向華安,平平無奇,甚至有些黑瘦。
完全沒有神醫的樣子。
賈玓知道乾元帝,被華安的外貌所影響。
當初賈玓見到華安的時候,就曾懷疑華安的醫術。
後來賈玓徵召他在身邊,華安可是救了不知多少受傷兵卒。
賈玓在一旁解釋:“陛下,華神醫,因為常年奔波,為百姓治病,深入深山野林採藥,所以才會有如此形象。”
“哦?”
這還是一位有德之人。
乾元帝伸出手腕:“你為朕號脈。”
華安默默地磕了頭,一聲不吭,為乾元帝號脈,隨後臉色大變,再次號脈,隨後又是號脈:“請陛下,將另一隻手伸出。”
乾元帝默默伸出另一隻手。
華安再次號脈,許久之後,華安問乾元帝:“陛下,可是經常腹痛?”
乾元帝抬了抬眼皮:“不錯。”
這一點,太醫診斷了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