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出南北朝時期北朝獨孤信的故事。獨孤信有三絕,其一是才華蓋世,文武雙全,還有他是姿容絕世的男子,在那時,他是偶像派與實力派兼具的名人,有許多粉絲去模仿。據說做官時,一次打獵歸來傍晚回城,一陣風颳吹歪了帽子,他沒注意到,第二天早晨,發現全城的男人帽子都歪戴著,這是偶像的力量。後來許多詩人詞人以此來自命風流。納蘭性德的“側帽詞”的詞名,也表明他是自詡風流的心態。納蘭性德第二個夢想是做一番治國平天下的大事業。他17歲進入國子監讀書,十八歲中了舉人。當時名聲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人們都爭相說他不是凡人,如果持續發展,應該前途不可估量,他有發展平臺,有出眾才華,有信心與雄心。可是,他的前程沒有一帆風…自下去,不到二十歲時,遭到兩次嚴重的打擊。一帆風順時,許多缺點被掩蓋,遇到挫折時就暴露出來。人生幾大悲劇可能是深深愛過,沒有洞房花燭夜,卻偏偏是勞燕分飛;再比如,寒窗苦讀後,是名落孫山。
(在年輕的納蘭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一是他初戀的失敗。他十幾歲時有纏綿悱惻的初戀。人們紛紛猜測是誰。有人說是表妹,有人說是他的丫環。到底是什麼?不知道。一點可以肯定,這是他身邊特別親近的人。他寫過詞, “枕函香,花徑漏。依約相逢,絮語黃昏後。時節薄寒人病酒,鏟地梨花,徹夜東風瘦。掩銀屏,垂翠袖。何處吹簫,脈脈情微逗。腸斷月明紅豆蔻,月似當時,人似當時否?”這是他早年的詞作,從情調來看可能是為懷念初戀而寫的。紅豆用來寫兩情相悅,這裡寫黃昏下相依,在…悄…悄說著情話,表現的是被涉愛河的微妙感情。據說發展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可是沒…自利發展,而是中途夭折。確切原因也不知道,坊間有猜測,一說是其表妹被選進宮中成了妃子,這就大了,誰敢跟皇帝搶?儘管分手,感情不斷,納蘭據說是相思成疾,想見面想盡了辦法,一次康熙皇后病逝,納蘭賄賂了喇嘛,偷偷進去見了一面。這個猜測浪漫與大膽,我覺得有疑間,作為納蘭的公子,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我是持懷疑的。另一種說法是說是丫環,門不當戶不對得不到家長的同意,我覺得這個靠譜。戀人被趕出納蘭府後,出家了。這成了他後半生的隱痛。所以感嘆, “月似當時,人似當時否?”她還像當初一樣多情嗎?還思念自己嗎?大家可能注意到,這個丫環如果是漢族,二人壓力更大,清一直到乾隆時,才廢除滿漢不能通婚的禁令。納蘭絕對不可能冒著雙得壓力娶漢妻。他再叛逆總有度。這是必然的結果,還是給他帶來了深深的痛苦,伴著悔恨與自責。
納蘭有經典的詞,可能是他的悔恨,詞這樣寫: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我個人覺得這是表達被戀情感的詞。卓文君就寫過“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納蘭用這個決絕的副標題,是這不是表示與初戀絕交的意思?而且這裡是模擬女性口吻來寫,首句最平淡,感情卻最強烈。一段感情如果足夠重,以後人生如果多複雜,初見一定是永恆難以忘記。初見往往定格在初見的第一眼。“何事秋風悲畫扇”,把人拉回到現實。扇子是驅暑熱,秋天就扔到一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