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武俠修真 > 劉叔最後的下場 > 學道

學道(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武俠修真小說: 暢遊諸天萬界始於武當北涼王:從紈絝到天下第一鳳舞銀環紅顏劍影錄金庸武俠:開局獲得連城寶藏新劍影天涯帶著東方不敗求長生青樓顏羅錄靈仙界天尊武俠從穿越射鵰郭靖開始逗比江湖綜武:神開局成為明教教主蓮花樓之花花的百變阿清千年櫻桃探秘皇室危機:從西域到京城武俠:我稍微有一點傲慢江思瀾木刀客柔情多樂動江湖江湖風雲之劍影無雙

劉叔自得功法後,夜夜勤練,不敢賣弄本領,白天仍然跟著眾師兄聽從師傅講道。

一日祖師開講《道德經》和《得道經》。前書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而古書版本的內容為“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慾也,以觀其妙,恆有欲也,以觀其徼。”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鎮之以無名之樸,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菩提祖師讀完說道:“此書是要教你們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

這一日祖師講讀《莊子》。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菩提祖師說道:“人如果能夠遵循自然的本性,把握六氣即陰、陽、風、雨、晦、明等宇宙萬物的規律變化,遨遊於無窮無盡的境域,他還要憑藉什麼呢?因此說:道德修養最高的人能順應客觀,忘掉自己,改為修養達到神化不測境界的人無意於求功,有道德學問的聖人無意於求名。”

這一日菩提祖師講讀《連山、歸藏、周易》。易有太極,太極生二儀,二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繫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天氣為歸,地氣為藏,木氣為生,風氣為動,火氣為長,水氣為育,山氣為止,金氣為殺。

菩提祖師說道:“易,指變化之道,萬事萬物時時刻刻都在變化。一陰一陽,囊括了萬種事物之理;有天就有地,有上就有下,有前就有後,都是相反相成,對立統一。雖世間的事物錯綜複雜,變化多端,但是有一樣東西永遠不變的,那就是規律;天地執行,四季輪換,寒暑交替,冬寒夏熱,月盈則虧,日午則偏,物極必反,這便是規律。至於定數和變數就可以透過這三本書堪破一二,比如觀星,八卦九宮,龜貝卜算,八字看相,奇門遁甲等等……”

這日菩提祖師開講《黃帝內經》和《黃帝外經》。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洩,薄則通;氣薄則發洩,厚則發熱。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洩為陰。陰勝則陽病,陽盛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

目錄
王小明修仙記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