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競爭(第1/3 頁)
班裡面的同學各具特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有些人也比較類似,他們性格相像的這些人就會喜歡在一起玩,他們之間的友誼屬於互補型。
那個時候因為有自己的朋友作為競爭物件,學習上面幹勁很足,沈伊沐在沒有對照組之後就沒有再那麼拼盡全力。
從這裡看出來平時要是有自己的競爭對手也在一方面能夠促進自己的成長,激發自己的潛能。
他們兩個之間相互比較是因為父母喜歡比較,村裡面就剛好就他們兩個是同班同學,年歲相差不大。
住的也近,這個時候同時期一起去的小孩都會被安排一個競爭的物件,這樣有利於大人們相互比較小孩的進步退步。
這個時候利大於弊,因為有了比較物件有了參照物之後就能夠更加完善自己,調整自己的心態,更加的努力。
但是如果沒有對照組的話,就會覺得現在寫作業和等一下寫作業沒有什麼區別,開始犯起了拖延症。
平時做作業的時候,沈伊沐和自己的朋友馬學珍之間就會形成比較。因為好朋友很喜歡講話,特別喜歡跟同桌或者前後桌講話,反正哪個有空跟他講他就和哪個講。
沈伊沐看到他開始講話了,立馬加快寫作業的速度,自己不會去跟其他同學講話。因為兩個人吃飯回到教室的時候,作業本開始寫的時間差不多,前後幾秒的時間,根本就不可能分出上下。
自己寫的字的速度快也沒有很大的差距,自己可能前兩分鐘寫完之後朋友後兩分鐘就會寫完了。
所以當看到朋友開始講話之後,立馬就專心致志的繼續寫作業。那個時候中午被佈置著寫語文的單詞摘抄,寫今天上完這課之後的生字詞。
每個生字寫五遍,差不多就是一排。之後交給老師批改,就算是這樣照著抄有些時候還是會寫錯,老師很快的批完之後立馬就能夠看到寫錯的那個字。
交給老師的時候,語文老師會馬上批改,學生就會在旁邊看老師批作業。老師批作業的速度非常的快,“刷刷刷”沒過幾下就馬上改完了。
而且還能夠精準的找到自己寫錯的那個字,心裡面很崇拜老師們,覺得自己做錯的題或者寫錯的字立馬就能夠看出來,實在是太厲害了。
一直在做作業這個方面上因為有競爭比較的關係,能夠加快速度。
除了平時的作業以外,額外的作業都會自己去找了做。比如老師讓同學們買來字帖,大部分的同學根本沒有意識到要去把字帖上面的字寫完練完,但是沈伊沐就不一樣了,她會自己找時間寫字帖。
剛好開學,放假的時候那本字帖還沒有寫完,這個不是老師佈置的作業。雖然好像從四年級開始知道有了字帖這個東西之後,老師每個假期都會佈置寫一本字帖的作業。
語文老師的原話就是:“你們的那個字根本看不成,回去練字帖,字醜的話就寫一下字帖,不然的話寫的字太醜了。”
在字帖被書店買來之後,老師就佈置同學們假期的時候寫字帖去練字帖了。不然在印象中字帖還沒有進貨之前老師也沒有讓他們寫,也有可能以前沒有關注過字帖有沒有放在貨架上的問題。
不過到三年級的時候有些班級就已經開始在練字貼了,他們班到是四年級才開始的,那個時候一本字帖15塊錢,本來是12塊,後面直接漲價漲到了15塊了。
零花錢都沒有這麼多呢,所以當時感覺字帖也挺貴的。讓沈伊沐覺得貴的還有另外一個就是字典,那個時候剛好要學習查字典,老師佈置這個星期回去買一本字典來。
後面去跟家裡面的人說了之後,剛好要去城裡,去中甸城裡面買了好像沒有,應該是他們沒有找到書店在哪裡。
那個時候只知道橋頭鎮的書店在小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