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三回 淺談志向 一言而驚(第1/3 頁)
“說的好!”
只聽一道聲音從旁邊傳來,身著便服的賈政走了過來,一眾下人見了連忙躬身行禮,同時不住地交換著眼神。
眼看大魔王迴歸,賈寶玉直接變了顏色。
賈政徑直走向賈母跟前,深情地看了母親一眼,隨即跪下磕頭:“一年不見,母親身體可好?”
“政兒回來了!瞧你整個人都瘦了,地上涼,快快攙起!你若真心孝敬我這個老婆子,只管好好注意你的身子,於國事是要盡忠職守,但也別太過操勞了。”
看見自己最是喜愛的二兒子終於回到了家中,賈母滿臉歡喜,忙不迭地讓人將其扶起。
賈政升官,她作為母親自然也高興萬分,可兒行千里母擔憂,最靠得住的兒子不在身邊,賈母心中不僅總覺得家裡缺了一個主心骨兒,還整日裡替賈政擔憂。
自個兒的兒子自己知道,賈政性子有些迂腐,連先榮國也對她說過這個兒子其實不太適合混官場,這也是為何賈代善在遺表裡懇請天子開恩,讓賈政跳過科舉入工部學習。
這個兒子的性子最適合的就是工部這種技術官僚的工作。
但若讓他去清丈田地,那就不得不讓老母親感到焦慮了。
儘管李紈跟賈母說了賈蘭在寄回來的家書中說了他的鄉試座師順天巡撫盛大人一定會對賈政照拂一二,再加上鳳姐調派過去的查賬高手以及從北莊派出的人手,賈政吃不了大虧。
但賈母就是不放心,雖說賈蘭在科舉上取得了極為耀眼的成就,但對這個充滿主見的重孫,史老太君喜愛歸喜愛,卻又不太親近。
就好比方才賈環一番話,就讓她心中又掀起一股莫名的感覺,雖說打心裡贊同賈蘭在信中的話,對賈環的長進也有些開心,但對賈蘭和賈環的親近,賈母就是有點不大高興。
說不清楚是為了什麼。
賈政給母親行過禮後,直接來到賈環跟前勉勵道:“能悟到這些,足可見你也是真存了讀書用功之心,比往日長進許多了,也不枉蘭兒把你介紹進疊翠書院裡。其實為父並不苛求汝在科舉之道上一定追上蘭兒步伐,只盼你能明理,將以致用。”
“再說了……”賈政曬笑一聲,“為父在課業上也不過爾爾,遠不如蘭兒,你能在學業上與蘭兒來往通訊交流,若是翌日能考出個功名,也便於你日後成人之後到各處行走……畢竟這天下,不僅僅是聖上的天下,也是讀書人的天下啊……”
言語之間,滿是感慨。
儒門經歷了明末的浩劫,面對家國破敗、山河失色的現實,更目睹了官場上的淒厲案獄、相互傾軋,身臨戰亂時的悲壯殉難。仕途經濟幻夢的破滅,傳承相承的宗法崩潰所帶來的進退失據的局面,使得儒門子弟心中激起了悲嗆、迷惘、哀怨、鬱憤等種種情感。
這是一個讓天下人心靈顫慄、精機彷徨的年代。
亂世也出英豪。
高皇帝橫空出世,再行洪武舊事,一掃宇內,雖在肉體上拯救了中州民族,可在精神上,這股盤踞在各個階層心中的鬱郁之意卻仍舊陷在迷惘之中。
物有不平則鳴,胸有鬱氣當出,當此之時,士林中人反身自省,漸次湧現出一批大家。其中以黃梨洲、顧亭林、王船山、李中孚為最,世稱“海內四大鴻儒”。此四人皆主張反躬自省,宣揚愛國思想,反對空談,主張經世致用,認為明道存心以為體,經世宰物以為用。另外,四位大儒在著書立說的同時也十分重視教育,認為明亡之教訓在於“士林墮落,官風不正”,所以大興教育,講時事時政,明是非之理。
也是在這些大儒的努力下,大夏朝書院之風盛行,儒門也漸漸渡過了國初的傾頹,露出“中興”的景象。
賈政之所以感嘆,是因為這次外派為官,他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