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第1/2 頁)
2。巨大的擴張機器無法繼續執行,唐代邊疆形勢開始由攻轉守。
節度使制度的開端,是從唐開元天寶年間所設立的緣邊節度使。這和當時的邊疆形勢是分不開的。在這以前,唐在厲兵秣馬擊敗了東突厥之後,實際上對外用兵一直都是保持著旺盛著擴張進攻的。
唐初先後擊破了東突厥,薛延陀,降伏漠北諸部,設立都督府;此後,又打敗西突厥,滅高昌,於其地設立州縣治理,奠定了唐朝遼闊的疆域。但進攻的步伐還沒有停止,顯慶年間又平西突厥賀魯,設立二都護府統其地。又在新疆以西,波斯以東的地區分置都督府十六、州七十二,縣一百一十。
二、相關起源
節度使之設立,可上溯到高宗景雲年間。這時它所統領的軍隊主要還是府兵和兵募等徵點制軍隊,只是當邊疆上逐漸增設久鎮長徵之兵時,它所統領的軍隊素質才為之一變。
但就其許可權來說,仍基本上未超過唐初的都督:&ldo;都督掌管諸州兵馬、甲械、城隍、鎮戍、糧稟,總判府事。&rdo;只是節度使作為諸軍統帥,所領兵力更為廣大些罷了。
人們往往把節度使兼支度營田使看成是&ldo;有其財賦&rdo;的證據,實則不然。支度使是管軍資糧購的事務官,&ldo;凡天下邊軍有支度使,以計軍資糧仗之用。每歲所費,皆申度支會計,以長行旨為準&rdo;。
支度使由節度使兼任時,一般由副使、判官主其事。
屯田或營田是為瞭解決邊軍糧食供應問題,&ldo;凡軍州邊防鎮守,轉運不絕則設屯田,以益軍儲&rdo;。
這種辦法自漢代已然,不足以說明節度使獨立的財政權力,至多隻是表明節度使僅僅有權調配本鎮的軍費開支而已,而軍資的支付則必須以中央度支所定&ldo;長行旨&rdo;為準。這裡就出現了採訪使這一概念。
採訪使全稱採訪處置使,始置於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3),前身是唐初不時派遣的巡察等使。
貞觀十五年,分天下為十道,朝廷巡撫使、存撫使的派遣絡繹不絕,由於位輕職微,所以並沒有起到很好的作用。
於是在景雲二年(711),朝廷設定二十四都督府,每個都督府相當於省長的地位,但由於考慮到權柄太重,容易造成太阿倒持的狀況,所以這一實行辦法還是擱淺了。
但是由於領土內人口的急劇增加,所以在開元二十一年,關於設立更高一級的地方官又重新被提上了日程,張九齡奏請設立了十五道採訪使,朝廷要求採訪使&ldo;準刺史例入奏&rdo;,到開元末年,採訪使的許可權已經是&ldo;許其專停刺史務,廢置由己&rdo;了。
初期的採訪使是沒有軍隊的,政權與軍權沒有合二為一,一樣不可能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天寶前採訪使和節度使的區域劃分並不完全吻合。常常是一個地區又有節度使又有採訪使。但是隨著邊疆戰爭劇烈化,多元化指揮難以勝任,於是終於出現了採訪使與節度使逐漸歸一的狀況。
天寶九年,安祿山在已經是平盧節度使加範陽節度使的情況下,兼領河北採訪使,終於可以做到一方軍政財務自己一把通抓。
在安史之亂時期,由於玄宗下令給予各道節度使自調兵食、總管內徵發,任免管內官吏等權利,採訪使的許可權已經被節度使架空。所以在乾元元年(758)下詔,罷省採訪使,改為觀察處置使。
此後,這個職務例由節度等使兼任,藩鎮的軍權和行政督察權徹底合而為一。唐代藩鎮割據的格局,到此才正式形成。
唐節度使由地方軍人自行廢立從唐肅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開始。
資治通鑑220卷唐紀3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