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第2/4 頁)
捕蛇者說》的。
石震嘆了口氣:&ldo;是山匪。殿下,淡州盛產山匪。&rdo;
李諭終於裂了。
wtf。
山匪。
哈哈哈哈哈哈。
石震還說:&ldo;我聽說淡州那地方,許多農民都是亦農亦匪,富人行商不時被打劫,鄰州也時常被騷擾,且民風彪悍,為些許小事就械鬥鬧出人命的事情稀鬆平常。&rdo;
李諭可算明白了‐‐這一天時間他明白的事情還真多‐‐蕭從簡真夠心狠手辣的。把他從金窩銀窩裡趕出來還不算,居然把他趕去這種地方。
到底和汝陽王有什麼深仇大恨!
李諭大概氣憤了五分鐘。也許十分鐘,不會更長了。
過了一會兒他又覺得好笑起來。一天之前他和周圍人還在為性命擔憂,知道性命暫時無虞之後,他又開始為待遇不滿了。人就是這樣。
再說他想起來了,原裝汝陽王可是當眾調戲了皇后的,絕對是原主惹的禍。李諭在心裡若無其事地把鍋推給原主,假裝不記得自己調戲過蕭從簡的事了。
事情既然已經定下,淡州是去定了,李諭只能認真與趙十五等人商量該如何準備。
趙十五憂心的也是這個,汝陽王原本在雲州每年大約能有近萬兩黃金的收入,再加上雲州本來就富庶,富人也多,常常定期進貢。因此汝陽王鋪張慣了,雲州的汝陽王府修建得富麗堂皇,府中光是歌姬就養了近兩百名!還有兩個正在造的大園子,裡面裝滿了各種奇珍異獸。
李諭現在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汝陽王的財務問題。雖說在這個時代人力是最不值錢的,買個勞動力比買匹馬還便宜,但汝陽王蓄養的這些歌姬舞姬,門人食客,都是要供吃供穿的,王府的生活費標準比一般小門小戶高多了,天天都是吃好喝好,四季衣裳都做新綾羅綢緞不要錢一樣買。
以前汝陽王有錢,養這些閒人還養得起,如今要去淡州,趙十五為李諭算了一筆帳‐‐照汝陽王原來的撒錢法,到了淡州就是坐吃山空,不過年就得吃空了。
李諭立刻下了決斷:&ldo;不能繼續養這麼多人了。&rdo;
趙十五原本十分擔心汝陽王無論如何也不同意放棄蓄養家伎,弄到事情不可收拾。沒想到李諭這麼容易就鬆了口,完全是喜出望外。
&ldo;那殿下打算如何處置這些人?&rdo;趙十五問。
門人食客應該比較好打發,給一筆遣散費,應該就可以解決。能文能寫,有一技之長還在王府做過食客的成年男人應該不難再就業。
家伎就比較麻煩了,都是些十幾歲的女孩男孩,又都是樂籍。從王府出去,也不知道會流落到什麼地方去。
李諭挺不忍心的。
&ldo;如果我不要這些家伎了,她們會如何?&rdo;他問趙十五。
趙十五告訴他:&ldo;一般都是發賣了。雲州一帶的豪門富戶很多,應該很容易賣出去。&rdo;
李諭心中嘆了口氣:&ldo;先問問她們自己可有去處,若已經找到下家,願意走的就一樣給筆遣散費。不敢走沒去處的,就找些善良些的富戶……&rdo;他本想說把這些家伎送給他們,但轉念一想,說:&ldo;告訴他們,王府的家伎,可不一般,不是一般人消受得起的!叫他們價錢出高點,越高越好。你會辦吧?&rdo;
趙十五應了下來。
李諭想,他吊高了賣,有的是人傻錢多的趨之若鶩,高價買回去的家伎,想來也不會太作踐。若他白送給別人,說不定還叫人生疑,覺得反常是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