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平淡的日子(一)(第1/3 頁)
老牛兒這般解釋,楊元慶大概知道三府的位置在元朝的西北地方。
那裡應該是屬於黃土高原,地廣人稀,西鄰西夏,北靠遼人,往南則是秦嶺,屬於大元王朝和塞外民族的緩衝地帶,理論上是歸大元王朝管轄,但基本上處在自治狀態,只有軍隊和地方行政名義上歸大元王朝,只是這行政任職官員由鎮府和朝廷各立。
除了這三府以外,對大元最具備威脅的少數民族當屬契丹人,又稱之為遼國,和自己所知的宋朝頗為相似,遼人佔了元朝的天然養牧場,處在燕山和太行山山脈交匯處,地勢險要,是一道天然的地理屏障,被遼人當年用出兵相助紀曉範爭霸中原的條件給換走。
在楊元慶所知的華夏曆史裡,什麼契丹人也好,西夏人也罷,最後都是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有什麼好爭的。
若是有機會和遼國的皇帝老兒見一面的話,他一定要跟他講一講華夏的五千年曆史。
什麼遼國契丹人,後來全改成做達翰爾族,有什麼好爭的。
還有那西夏李氏党項族。
屁!
叫羌族好不!
老牛兒終是一介鄉村教書先生,生平走的最遠的一次門也就是霸州,連三府之地都不熟悉,更何況是西北以外的地方。
提到這些地理,他也只是稍作帶過,並無多說。
除此之外,楊元慶也大致瞭解到老牛兒口中的越國,像是後世的福建,有兵家不爭之地的稱呼,那裡山川險要,瀕臨大海。
這是楊元慶頭一次跟老牛兒私下交流,收穫還算滿意,只是以目前的身份跟處境來看,瞭解這個世界的格局還是屬於個鹹吃蘿蔔淡操心的平頭老百姓,但瞭解之後,至少稱得上是脫離了井底之蛙這個行列了。
清晨依然是早起,這和沒遇到一燈師傅前有天壤之別。
楊元慶已經不再賴床了,哪怕他還是個平頭老百姓,但人生已經出現了一條還算燈火微亮的路可選擇。
楊元慶如往日般在母親那一如既往的慶兒怎麼不多睡兒的關懷中搖了搖頭,回了句:“早起的鳥兒有蟲吃,趁天還沒亮,這空氣還新鮮,多出去吸幾口,有助於長身體。”
頭兩天裴氏還聽不懂啥叫新鮮空氣,在她使出一招‘元慶求饒抓癢手’後,才知那新鮮空氣就是黎明的泥土氣息和花草樹木吐出來的混濁氣。
裴氏總算明白兒子每天早起圖個啥。
話說完,楊元慶便開始重複每天固定的事情,首先把昨夜的剩菜剩飯熱一下當早飯吃。
對於這個不富裕但充滿溫暖的家庭,楊元慶還算滿意,從沒挑剔這早飯是昨夜的剩菜剩飯。
在裴氏開啟門的一剎那,那條黑不溜秋的黑狗立馬就鑽出去。
在楊元慶看來,估計是被自己給折騰怕了,所以不敢在家待著。
有時候,楊元慶又懷疑小黑狗在外面有新歡了,所以每天天一亮就趕著出去。
有時候,楊元慶又覺得是小黑狗自知早飯只能吃自己的殘羹剩飯,所以一大早趕著出門找口熱屎吃,不積極點哪幹得過爭分奪秒的同類。
反正對於小黑這條每天跟他一樣早出晚歸的畜生,楊元慶有各種懷疑,直到現在還沒驗證自己的猜測到底是哪條對。
不過楊元慶還是很好心的幫小黑狗想了個非常雅緻的藉口來解決裴氏對它的懷疑。
用楊元慶的話說,小黑是嫌棄咱家窮,趕著出門改善伙食。
本就不理解的裴氏聽得更是雲裡霧裡,生活了幾年的前蔡村,雖然說不上一草一木皆牢記於心,但也能閉著眼睛走回家,這大清早哪來的吃的給小黑狗改善伙食。
當時楊元慶正端起碗要喝口粥,便不好吐出那不雅的‘屎’字,只能說是夜有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