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新書院(第2/2 頁)
就能下場先試試!”
春博大伯說:“好,我回頭與司家說,每個月給司老爺束脩,只要你能讀下去,大伯我一定供你!”
連著好幾日,司家的門檻都要被踏破了。
一是因為,東籬居士大力誇讚的書冊,是司行知所著,司行知的名聲一下子就傳出去了。那些見不到東籬居士的學子,便跑到宋集村來,想與司行知討教討教。
二則是因為,十里八鄉唯一的學堂沒了夫子,學堂自然也開辦不下去了。當然也不是沒有別的人能做夫子,但大家都覺得,司行知很合適。所以那些家中有孩童要開蒙,要上學的,都跑來找司行知,想讓他開個學堂。
司行知卻犯了愁:“讓我教孩子們,倒也不是不行,但我沒有舉薦的資格,孩子們學好了,也沒法科考啊。”
村裡的孩子科考,都要經過已經高中了的人來舉薦,而且大周的規矩,每年一人只能舉薦兩名。以前大家指望著岑夫子——但岑夫子根本沒有教出能科考的孩子。
若是改成司行知,這根本連名額都沒有,他們要去哪裡尋舉薦人?
一時間,大家都有些茫然。
最後宋里正拍拍腦袋:“我去問問亭長!”
亭長也沒有二話,又往上報,報到縣裡。
知縣大人眉頭緊皺,縣裡是有教諭的,一般的教諭是書院的院正。不過鳳凰書院在整個嶺南城都很有名,院正是嶺南城直接安排的,教諭不是他。
如今這個教諭,因為是岑誠的表叔,且被查出這些年翫忽職守的事情,目前已經被停職查辦,還沒有結果。
新的教諭要等嶺南城那邊的安排,一時半會兒,他也找不出接替的人呀。
縣丞則說道:“大人,反正只是個鄉間的夫子,既然有能力教孩子,就讓他教,教出了好學生,也是咱們縣城的榮譽呀。舉薦的事情,便給那學堂一年兩個名額即可。”
知縣道:“只是到底是罪人,若是將來上頭怪罪呢?”
縣丞道:“那大人先寫一封書信給羅通判大人,讓他幫忙疏通疏通,然後大人寫信給知府大人,有通判大人斡旋,知府大人如何會不給您這個面子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