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 章 121(第2/5 頁)
扯開了話題,只說這事是如何的不符合規矩。
柯建元心底冷笑,一群滑頭,光想要好處,但讓他們擔事的時候一個個卻啞巴了。
身為戶部的官員,陛下願意節儉行事,他求之不得,國庫銀子寬裕,他們的日子也好過一些,否則若像先帝那樣,他們還不得天天為了銀子發愁。
他傻了才去反對陛下,給自己找事呢。
而且此時正值多事之秋,內憂外患,這些大臣不思量怎麼解決目前的困境,反而天天拿著規矩說事,實在是令人厭煩。
“戶部還有事,柯某先行一步,諸位大人若是能搞來銀子,柯某感激不盡。”柯建元皮笑肉不笑地拱了拱手,推開擋住路的大臣就走。
大臣們面子有些掛不住。
陳懷義出來打圓場:“如今國庫空虛,柯大人急得焦頭爛額,大家還是讓他先回戶部想辦法吧。至於大家先前的提議,我建議大家回去將自己的訴求都寫清楚,再聚在一起,集思廣益,尋求最好的解決辦法。”
好像也只能這樣了,不然光拿規矩說事,只怕陛下不會聽。
諸位大臣這才散去。
但很快他們就發現著了陳懷義的道。
後來請陳懷義出門相商這事,陳府的管家一律以陳懷義身體抱恙,不便見客為由給拒了。哪怕是有大臣不死心地登門拜訪,也照舊撲了個空,連陳懷義的面都沒見著。
這下大臣們如何還不知道陳懷義是敷衍他們的,皆是不忿,可又拿陳懷義沒辦法,只能一封一封地上摺子,向劉子嶽陳述此事的弊端,一副為皇帝著想的樣子。
但任憑他們說得天花亂墜,這些摺子都跟石沉大海一樣,半點訊息都沒有。
他們請求面聖,但也都被拒了,劉子嶽一個都沒見,顯然是鐵了心要按照自己的意思來。
諸位大臣心底都憋了一肚子的火,等到下一次大朝會時,好些大臣聯合起來,以身體抱恙為名告了假,不上朝。
劉子嶽放眼望去,朝堂上幾乎是空出了三分之一的位置,其中就包括了宣近文和御史中丞王釗,也是上次鬧得最厲害的兩個。
生病是在所難免的事,但一下子這麼多人生病,分明是給他下馬威。
劉子嶽勾了勾唇角,若無其事地繼續議事,一句話都沒問這些人。
大臣們心裡都在打鼓,唯恐陛下會因此遷怒到他們頭上,可等朝會都結束了,陛下也好聲好氣的,不見生氣的樣子。
大家都鬆了口氣。
但跟宣近文他們持一個意思的大臣們就坐不住了。
陛下這啥意思?
禮部的官員不上朝,先帝的葬禮就這麼擱置著,他不擔心被人戳脊梁骨嗎?
劉子嶽還真不怕,被人揹後說兩句有什麼關係?又不會掉兩塊肉。
他們要僵持就僵持,先帝遲遲不下葬,急的也不會是他。沒有這些愛唱反調的,上朝都舒心了很多。
下一次朝會,宣近文他們還是沒上朝,劉子嶽照舊若無其事地議事。不上朝的日子,還召集相關的大臣進宮處理各種政務。
這下宣近文他們坐不住了。
“陛下就是不著急先帝的葬禮,那他的繼位大典呢?”宣近文眉頭擰得死死的。
雖說陛下已經登上了皇位,但沒有舉行正式的典禮,到底不是那麼名正言順。而最近禮部的官員全部罷工,可沒人操持這事。
王釗愁眉苦臉地說:“看樣子陛下是真不急。宣大人,怎麼辦?咱們真要向陛下妥協嗎?”
宣近文捶著手沉思了一會兒說:“當然不行,先帝乃一國之君,葬禮豈能馬虎?陛下不急,宗室總是要急的,我去找吳王、慶王殿下。”
吳王自不必說,他是陛下的親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