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火藥味的氣息(第2/2 頁)
那兒已經亂起來了,這就是苗頭啊。”
“嗯。”
“按我想的,南洋地區的全部西方勢力都得清除乾淨,如此,由倭國起始,聯琉球、呂宋、婆羅、蘇木答剌、滿剌加為一大環,恢復昔日朝貢圈,以後便可穩步發展,復我中華輝煌。”何誠侃侃而談道。
“雄心勃勃的想法。”周長風面色不太自在,“但是英美會放任這樣?你應該知道‘反法同盟’吧,真這麼做,那就等著又來一個反明同盟吧。”
一副滿不在乎之色的何誠隨口道:“分贓本來就不可能人人都滿意,他們來阻撓很正常,那就打唄。”
皺著眉頭的周長風擺手道:“你這個想法很危險。”
沉默幾秒後,何誠站起身來,負手走了幾步,“你和不少人一樣,對大洋彼岸的美國深感恐懼。”
“恐懼?那倒不至於。可如果你能理性對比,你就不會那麼自信了。”
“呵!你說笑呢?!我有極為明晰的認知,我從一開始就說了,要瞅準時機,待其分身乏術之時再動手。”
“發動戰爭容易,結束戰爭難,戰車一旦發動,怎麼停下來?”周長風有些不悅地擺了擺手,“你覺得到時候能收得住手?不要低估貪慾。”
除非對本國構成直接威脅、亦或是為了崇高理想而奮鬥,否則周長風是極為反對對外戰爭的。
比如“生存空間”之理論極具煽動性的根本原因就是抓住了人們心中的貪慾,給了後世飽受內卷之苦的普通人的一絲希望。斷不可受之蠱惑,最後成為籍籍無名的炮灰。
獲取更多的生存空間就能人人住大房子吃牛排?不用再內卷?這就是典型的說的比唱的好聽。
從戰爭中獲益的人是權貴,可因戰爭流血的卻是尋常百姓;而在瓜分戰果的時候,付出慘痛犧牲的後者又能分得多少湯湯水水呢?
著眼於當下的大明,雖然其憲政之後的發展時間短了些、效率低了些,但是各個產業方面還是比較均衡的;同時坐擁由朝鮮、越南、琉球構成的一個能夠短期內迴圈的小經濟圈。
顯然,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先天優勢。
在即將到來的席捲世界的風暴中,大明完全可以像上一次一樣坐山觀虎鬥,大發戰爭財——你們鬥得頭破血流,我在家安心種地。
儘管以官僚資為主的大明從中獲益最多的依舊是權貴們,但如此至少免去了普通人的犧牲與苦難。
可問題在於,周長風這些天已經嗅到了一絲若有若無的火藥味?他感覺到大明的右翼勢力正在蠢蠢欲動。
究其原因無它,某些人已經按耐不住了——坐山觀虎鬥來錢慢,親自下場來錢快。
“哎,不會真要走那條路吧。”他有些鬱悶地嘆道。
置身其中,他才感覺到一個人的力量有多渺小,完全沒有希望制止這如若洪流般的“大勢”。
皇帝?皇帝估計也不行。
一方面是對外戰爭有助於轉移內部矛盾,另一方面…要是真鐵了心要斷人財路,那按照大明傳統,皇帝可能又要落水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