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大江南北各地烽煙熄滅,天下復歸太平(第1/2 頁)
對於原皇室褚家,邵沉鋒、賀芳亭也表現得很大氣,親自率領群臣祭拜昭太祖及褚家列位皇帝。
不包括褚滄陽和褚中軒。
並且,給這父子倆上了惡諡,褚滄陽曰昭煬帝,褚中軒曰昭戾帝,但對別的褚家人高抬貴手,爵位不變,食邑不變,依然供養。
唯一例外的是三皇子褚中凡,原先被褚滄陽封為鄭王,現在降為鄭國公,食邑千戶。
不過,沒人覺得新帝、新後苛待他,相反,都認為已經仁至義盡。
舊朝親王能活下來,還能在本朝當國公,這是天大的運氣。
褚中凡親自執筆上表,千恩萬謝,表中又重申了一遍昭太祖誓言,對邵沉鋒、賀芳亭各種讚美,意思就一個,鎮北王府不是謀朝篡位,而是遵循昭太祖之意。
邵沉鋒笑道,“他倒聰明。”
賀芳亭:“不僅聰明,還謹慎小心,否則早被褚中軒殺了。”
她對褚中凡沒什麼印象,只知道他貌醜口吃,現在想來,正是他的缺陷救了他的命。
也親自給褚中凡回信,稱其為表弟,讓他安心度日。
褚中凡身為褚滄陽之子、褚中軒之弟,褚家唯一在世的主支,站出來說這話,效果和邵沉鋒、賀芳亭自己說的當然不同。
很多對舊朝懷有忠心的地方官員、武將、大族,本來正率兵勤王,還沒趕到京城,忽然聽說褚中軒已死,邵沉鋒登基,一時都有些躊躇,不知道是該繼續進京攻打邵沉鋒,還是俯首稱臣。
後來見邵沉鋒善待降臣,對褚家也沒有趕盡殺絕,又聽聞了褚中凡表書內容,知道邵家大勢已定,再逆反著來,只會粉身碎骨,遂長嘆一聲,紛紛上書歸順。
......流著先帝血脈的三皇子褚中凡都認命了,他們還替褚家爭什麼呢?替自家爭倒是很願意,就是沒那份實力,只怕一冒頭就會被打死,還是安分為妙。
另一方面,皇后賀芳亭乃是昭太祖後裔,她的兒子也流著太祖的血,太祖與邵家先祖的兄弟之誼,都凝聚在他一人身上,實在沒有必要殺個魚死網破。
況且,局勢於他們無利,真要打起來,網未必會破,魚卻死定了。
此前他們不降,原因有三,一是怕邵沉鋒容不得舊臣,二是怕邵沉鋒刻薄寡恩,三是怕被清算。
如今沒了顧慮,那還等什麼呢?歸順這種事兒,一旦下定決心,便宜早不宜遲。
於是不到兩個月,大江南北各地烽煙熄滅,天下復歸太平。
這大概是史上速度最快的改朝換代。
賀子言吩咐長子鎮守西南,率其餘家人回京城,途中,順便剿滅了幾窩趁亂髮財的山賊土匪,震懾了幾支蠢蠢欲動的勤王軍。
他與賀芳亭多年未見,入宮相見時,兩人都流下了眼淚。
在賀芳亭心裡,賀子言名義上是大伯,實際上如同父親。
生父賀子鳴沒盡的父親之責,他都盡了。
正因有這樣的長輩,她才能不把生父的冷漠忽視放在心上,因為已經得到足夠多的關愛。
賀子鳴在旁邊看著這感人一幕,心裡不是不後悔,但他知道,後悔也來不及了,他已經錯過了當慈父的機會。
想起福莊長公主當年燦若朝霞的容顏,悵然若失。
如果不是遭逢劇變,她絕對不會嫁給他。
臨終前,她拉著他的手,懇請他好好照顧芳亭。
他答應了,但沒做到。
好在還有大哥。
大哥將芳亭當成女兒,有時候,他懷疑大哥戀慕福莊長公主,愛屋及烏,又知道那絕不可能,大哥如果對福莊有意,根本輪不到他。
芳亭是憑著自己的聰慧和性情,得到大哥的欣賞和疼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