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第1/2 頁)
國民黨政府最近已公開準備政變……。因此,中國共產黨決定撤回參加國民政府的共產黨
員……。&rdo;
看到中共發表的宣言後,汪精衛於1927年7月15日召開緊急會議,汪精衛拿出《五
月指示》說:&ldo;我們從這份指示中可以看出五層意思,都是很厲害的……。同志們,目前
本黨已經到了嚴重的關口,必須在這個會上作出生與死的抉擇。&rdo;到會的國民黨軍政要人
,孫科、李宗仁、唐生智等,紛紛發言支援分共,只有宋慶齡的代表陳友仁反對,聲稱三
大政策是孫總理親自製定的,違背三大政策就是總理的叛徒。但陳友仁的發言遭到與會者
的一致反對,最後陳友仁不得不退出會場。
在這次會議上,透過的《統一本黨政策案》,要求在國民政府和軍隊中任職的共產黨員,
在即日宣告脫離共產黨,否則一律停止職務。但汪精衛說:&ldo;我們不象蔣介石那樣搞武力
清黨,而是採用和平的&l;分共&r;,這是最穩妥的步驟。&rdo;本來武漢國民政府並沒有打算象
蔣介石那樣武力清共,而是準備讓共產黨和平地退出國民黨,汪精衛也聲稱要&ldo;保護共產
黨人之身體自由&rdo;。可是共產黨在共產國際的激進指導下,張發奎第二方面軍所轄的二十
軍軍長賀龍等人,於1927年8月1日,在南昌發動了武裝暴動。
南昌起義使武漢國民政府放棄了和平分共的政策,開始搞武力分共。1927年8月8日
,汪精衛召開了國民黨中央緊急擴大會議,透過了&ldo;武力分共&rdo;決議案。在武漢也開始了
大肆逮捕處死共產黨人,第一次國共合作終於徹底破裂。
國共合作之所以破裂,根本還是在於兩黨的方針目標有根本的差異,兩黨合作其實不過是
一種相互利用。國民黨利用聯共爭取蘇聯的軍事經濟支援,而共產黨利用國民黨來發展自
己的勢力,兩黨最後走向訣別,也是終究要發生的必然事件。蔣介石搞暴力鎮壓共產黨固
然不對,但如果共產黨能夠採取陳獨秀等人的妥協政策,不搞激進的共產主義暴力運動,
共產黨和汪精衛等國民黨左派的聯合,可能會持續更長一些。
第二部分之四:第一次反蔣的失敗
共產國際指示中共拋開國民黨幹革命的《五月指示》密令,是造成武漢國民政府&ldo;分共&rdo;
的直接原因。為什麼共產國際會突然傳來一個《五月指示》呢?這與當時蘇聯內部進行的
史達林和托洛斯基的權力鬥爭有關。在中國問題上,史達林持比較現實的態度,要求中國
共產黨在國民黨統一中國以前,保持與國民黨的合作。而托洛斯基卻持比較激進的態度,
要求中國共產黨拋開國民黨幹革命,透過暴力革命建立真正的蘇維埃政權。
史達林透過蘇聯駐國民黨政府顧問來指導中國革命,蘇聯顧問鮑羅廷是史達林的代表,而
托洛斯基卻透過共產國際這個組織來指導中國革命,帶來共產國際《五月指示》的印度人
魯易則是托洛斯基的代表。這樣的雙重指導,也給中共帶來了很多麻煩,中共內部也分為
現實的史達林派和激進的托洛斯基派,在當時似乎支援激進革命論的人佔了上風。在南昌
起義問題上,1927年7月23日史達林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