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第1/2 頁)
能爆炸……&rdo;鄭毓秀當即答應:&ldo;如果不會爆炸,還叫什麼炸彈?這事就交給我了。&rdo;汪
精衛是個相貌英俊的美少年,又精通詩詞文章,鄭毓秀對汪很是傾心,多次以教她作詩為
藉口和汪精衛接近,汪卻極力避開和鄭毓秀的單獨接觸。汪精衛此時已經下定決心象柴薪
那樣為革命獻身,早把男女私情置之度外,和鄭毓秀的關係從來沒有越過同志的關係。後
來鄭毓秀感嘆說:&ldo;汪精衛真是少見的道學先生&rdo;。
汪精衛和黃復生到北京的琉璃廠租了一棟房子,掛上&ldo;守真照相館&rdo;的招牌,因為照相館
的暗室最適合搞炸彈的組裝,照相館裡飄出化學藥品的味道也不會引人懷疑。不久喻培倫
傳來話:正月十五(1910年2月10日)將帶鐵西瓜入京,請汪等人去前門車站接站
。汪精衛和黃復生趕到前門站,見鄭毓秀挽著一位白人紳士的手悠然走出車站,白人紳士
的手裡提著一個沉重的皮箱,裡面裝著炸彈,車站的警官看也沒看就讓他們走出了車站。
原來當時外國人在中國有治外法權,因此沒有人敢隨便檢查外國人的行李。這個白人是法
國大使館的職員,曾一直追求鄭毓秀,這次鄭毓秀請他幫忙,那人當然一口答應。
炸彈運到北京後,喻培倫和陳璧君也趕到北京,他們一起商量暗殺的具體計劃。第一次暗
殺行動是刺殺攝政王載灃的弟弟載洵貝子和載濤貝勒(貝子和貝勒為清王室的爵位名,親
王之下為貝子,貝子之下為貝勒)。2月底載洵和載濤從歐洲訪問返京,汪精衛等人準備
在載洵和載濤走出前門車站時,投擲炸彈炸死載洵和載濤。當天汪精衛、黃復生、陳璧君
三人僱一輛騾車前往前門站,汪精衛和黃復生攜帶裝有炸彈的皮箱在車站門口等候,陳璧
君則在騾車上接應。但沒有想到當時清廷正搞廉政運動,載洵和載濤不擺架子,混雜在一
般民眾中一起出站。由於出站的人群中戴紅頂子官帽的人極多,汪精衛和黃復生無法識別
目標,只好終止暗殺計劃。
這次刺殺失敗後,汪精衛等人把暗殺的目標定為清廷的最高領導人攝政王載灃。他們吸取
了上次計劃不周而失敗的教訓,開始詳細調查載灃的行蹤。醇親王載灃的醇王府在什剎海
附近,載灃每天早上8點出王府,經過鼓樓大街從景山後門進入皇宮。汪精衛等人本準備
在鼓樓大街的矮牆後投炸彈,但正趕上鼓樓大街修擴馬路,閒雜人太多,無法行動。他們
後來注意到什剎海和後海分界處的一座小橋銀錠橋,環境非常僻靜,而小橋附近又有一條
陰溝可容藏身。於是汪精衛決定事先將炸彈埋在小橋下,汪精衛自己藏身於陰溝裡,待載
灃過橋時用電線引爆炸彈,和載灃同歸於盡。
1910年3月31日深夜,黃復生和喻培倫前往銀錠橋埋炸彈,留下汪精衛和陳璧君兩
人。陳璧君知道汪精衛明天將在爆炸中和載灃同歸於盡,這將是他們兩人最後的一夜。陳
璧君拉著汪精衛的手輕聲地哭泣,汪精衛本想找一些話安慰她,可是卻不知道該說什麼才
好。汪精衛內心是深愛陳璧君的,他也知道陳璧君同樣深愛著他,但汪精衛越愛陳璧君,
就越不願看到陳璧君為了他而失去一生的幸福。汪精衛努力壓下和自己心愛之人的生死離
別之情,只是拉著陳璧君的手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