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頁(第1/2 頁)
顧同的解釋,既讓陳季常覺得感動,又讓他感到一份沉重。感動是因為這麼多年以來,顧同對待他,對待陳平等人,始終如一,絲毫未曾改變,不僅沒有像漢高祖、宋太祖那樣飛鳥盡,良弓藏,反而是信任有加;沉重卻是因為這份信任,不知道為什麼,陳季常覺得,恰恰是顧同的信任,讓他難以生出其他的心意`&ldo;或許,這就是他的帝王之道吧!&rdo;心中悠悠一嘆,深知自己此刻也難以改變顧同的心思,陳季常只好止住勸諫的話,然後就和顧同將這次藉助遇刺一事來徹底肅清朝廷蛀蟲的計劃理了一遍,直到確定每一個環節都算無遺漏之後,陳季常才和顧同作別,在夜色的掩護下,回到長安城,按照顧同的部署繼續將這幕戲往下演。
世界上,沒有一堵牆是不透風的,尤其是人心這堵牆。就在除夕當夜,皇帝遇刺身受重傷,連夜請太醫到重陽宮醫治的訊息就傳遍了每一個達官顯貴的府邸,初聞這個訊息,人人心疑不止,此刻,多數臣子還是不願相信顧同會遭遇&l;刺殺&r;。不過除夕才過,建元四年正月初一的大朝會上,顧同沒有現身,而是由太子主持大朝會的景象,還是讓文武大臣意識到大事不妙。
朝會即散,文臣武將三三兩兩打探訊息,想要知道顧同遇刺到底有多麼嚴重,不過在陳季常的三申五令之下,凡是參與到當夜護衛工作中的禁衛軍沒有一個人敢說出真相,隨著禁衛軍隨運糧隊離開長安,知道真相的人就愈加的少了。不過陳季常這樣的部署和安排,落到有心人的眼中,卻變得十分意味深長。
&ldo;一定是顧同快不行了,不然朝堂上怎麼會內緊外松,你沒有看到,今日朝會散了,陳季常就急急忙忙的將羅通、何方、張復亨、趙樞這些人留下議事嘛,指不定,顧同已經駕崩&rdo;長安城的一處密室之中,一個少年郎正在款款而談,可能是覺得顧同已死,朝廷必亂,少年絲毫不顧忌的說道:&ldo;衛公,沂王那邊已經聯絡好了,只要您這邊點頭,就立即動手,趁著朝廷大亂的機會,扶持沂王上位,恢復大宋社稷,到時候,您可就是光復第一功臣了。&rdo;
密室裡面,少年郎的話就像是一記重錘一樣,敲打著衛涇的心,作為大宋的故老遺臣,衛涇其實比韓姓少年郎還要心急光復一事,不過想到史彌遠、陸從權那麼多的人都倒在了顧同的算計之中,衛涇心中又不禁動搖起來,在沒有確定顧同死亡的訊息之前,衛涇不敢大意行事,因為他知道,只要自己一動,那麼就必定是牽一髮動全身。
第632章 肅清(下)
韓希舜見到衛涇此刻仍然搖擺不定,難下決心,當即就火冒三丈,氣滿心頭,&ldo;衛公,難道您就甘於如此平庸下去?您曾經是大宋禮部尚書,權威尚在史彌遠之上,怎麼這膽氣,卻還不如史彌遠那個死鬼?&rdo;
如果是常人說這番話,衛涇一定要將其罵一個狗血淋頭,不過面對少年郎韓希舜,衛涇卻很難生氣,看著韓希舜惱怒的模樣,衛涇笑了笑,然後意味深長的打趣道:&ldo;希舜提起史彌遠,不見丁點怨恨,倒是推崇的很,如此作為,難道是忘了他密謀殺害你父親?&rdo;
&ldo;殺父之仇,焉能忘卻?&rdo;衛涇說到韓侂胄,顯然是戳中了韓希舜的痛楚,不過不知道是承受能力巨大還是其他的緣故,在怒沉沉的回應了衛涇一句之後,韓希舜又立刻沉靜下來說道:&ldo;不過史彌遠已死,恨他又有何用,人總是要像前看,希舜此刻,只想輔佐沂王登基,以告慰我韓家列祖列宗在天之靈,況且輔佐趙宋社稷,也是家父在世的心願,希舜自當竭力為之,他日就算九泉之下見到父親和先祖,希舜也當無愧。&rdo;
&ldo;好一個父願子還!&rdo;衛涇點了點頭,稱讚了韓希舜一聲,此刻,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