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炒雞(第1/2 頁)
蔡志勇甚至還有些心焦,但畢竟韓亞文遠在南方,沒有辦法直接聯絡到。
那邊也沒個地址,更沒有電話。
外面的陽光開始熾熱,下地幹活的人都要戴草帽;麥收之前能閒下來的時間會比較有限,他想盡快敲定這個個體經濟的事情。
縣城大街上臨街的房屋很緊俏,但也在規劃新的城區建設——一些單位要加蓋新的樓房,原址不夠用,會劃給新的地方,幾年之後城區的面積會擴大很多。
農村出來的壯勞力文化水平不高,但有著一身的力氣,在各個工地都能見到他們的身影——大工幹不了,小工還不行?掙上幾個錢總好過閒在家裡。
在這些工地的附近,有不少賣小吃的,他們可以說是縣裡第一批幹起來的個體戶。
“老蔡,走,去開會了。”
“哎,來了來了!”蔡志勇抓起本子和筆,就跟著一起出去了,心裡還在惦記著韓亞文。
韓亞文到了廣州,給鄭衛民打了電話。
“衛民,我先給你寫個信,上面有我的地址。往後我們到廣州都會住這裡了。”
鄭衛民說道:“招待所的人同意啊?”
“能不同意麼?哥們在這裡和他們混得不要太熟!現在咱們人多了,我打算留幾個人常駐這邊,有什麼事兒直接打電話。對了,你們宿舍的蔡大哥有信兒來了沒?我最近可一直在進貨,別說,這有了公章,拿貨的價格都能便宜不少。”
“我等下問問他,回頭你們倆直接聯絡,看看需要什麼,咱就別乾等著了。”
“成嘞。”韓亞文要的就是這句話。
鄭衛民給蔡志勇打了個電話,那倆人就聯絡上了。
四月真的很好,一片欣欣向榮的繁忙。
又到了星期天,鄭衛民一早又跑到了菜市場,今兒他打算做個炒雞。
這是他上輩子非常喜歡的一道菜,在某小破站上找王老師學人家的影片學的,他做過好幾次,味道很好。
辣椒不一定非要選山東的,有啥用啥。
這個時候的市場上還都是活禽,雞雖然也有從養殖場裡出來的,但和後世的雞餵養週期不一樣。
鄭衛民根本不會挑,他裝模作樣地跟在別的中年婦女後面看了一會兒,也伸手說道:“同志你好,要這一隻。”
“小夥子我告訴你,你的眼光絕對好!這雞你看多精神!肉肯定又緊又鮮!”
殺雞的活他幹不了,鄭衛民只能請人家幫忙。
在他前面買雞的中年婦女給了鄭衛民一個笑,鄭衛民從這個笑裡面讀出了很多內容,有同情,有欣慰,有羨慕,還有鄙視——彷彿在說,你一個大男人,連殺雞都不敢。
鄭衛民真不敢。
菜市場的同志也很犯愁,他們的業務不包含殺雞。
鄭衛民說道:“同志,改革開放了,思維要靈活,像我這樣不敢殺雞的人肯定不少,只是他們臉皮比我薄。比如您在旁邊立起來一塊小牌子,上面寫著‘殺雞兩毛或三毛’……”
賣雞的人連忙擺手:“我說小同志,你可別坑我了。”旁邊有不少買菜的人,聽到鄭衛民的話都在笑,這個年輕人的腦子還真好使;其中有人留意到了鄭衛民的話,既然可以提供殺雞的服務,那其他的服務是不是也能有了?也就多收幾個小錢,不礙事。
“那我這樣的單身漢,想吃雞又不敢殺,總不好買回去養著;您看要不要發揚一下階級感情,幫我一下?”鄭衛民見給錢不行,便講起了感情。
“那你要是這麼說的話,我還真能幫你一下。”
旁邊買菜的大爺說道:“哎,同志,你這麼做可就太對了!小夥子,總不至於拔毛也讓人家幫吧?”
鄭衛民也沒幹過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