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第1/2 頁)
陳誠對於兩人的觀點很是贊同。然後,陳誠又提起了軍事委員會軍令部在德國軍事顧問團的協助下制定的組織武漢會戰,抗擊日軍進攻的初步的作戰構想。依據這個作戰構想,軍令部的參謀人員們,正在制定詳細的作戰計劃,以指導國軍在武漢地區的軍事行動。這個作戰構想,現在還處於保密狀態,詳細情況只有高層少數人知道,各戰區下屬的軍師一級人員還沒有通報過。
聽完陳誠講述的作戰構想的大略情況,劉建業的心一下子就提了起來。這個用來指導會戰的作戰構想,完全是德國軍事顧問們根據他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裡西線戰場的塹壕戰經驗來制定的,主要內容是在武漢的外圍各要點建造大量的以鋼筋水泥工事為支撐點的環形防禦體系,依託這些要塞化的環形防禦體系,來殺傷和遲滯敵人的進攻,削弱敵人力量,最後,集結大量的國軍主力部隊,在武漢城下與敵人進行決戰。照常理來說,德國軍事顧問們的這個構想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這也是西方常用的戰法。可是,就像中國兵法裡面常說得那樣,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萬用之妙,存乎一心。任何的軍事戰略構想,都必須要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來制定,否則就可能會出現教條主義的情況。中國幾千年的軍事史上,軍事理論方面很有造詣,實際作戰卻很差的人並不少。戰國時候的趙括,三國時候的馬謖,南朝時候的殷浩,就是這樣的例子。德國軍事顧問們的這個構想,就是犯了這樣的錯誤。首先,守衛武漢的各部隊,尤其是在長江北岸的第五戰區所屬部隊,剛剛經歷了長途的突圍作戰,人困馬乏,重武器基本都丟掉了,有的部隊兵員損失也不小,急需補充和修正,根本無力在短時間內和日軍主力再來一次決戰。武漢三鎮又處於長江邊上,由於中國海軍幾乎損失殆盡,無力阻止日本海軍在這裡的行動。這樣敵人就擁有了快捷方便的運輸路徑。我軍在這種情況下採用這種戰術與日軍對抗,即有可能會被敵人集中主要兵力於一點,實施重點突破,只要一點被突破,極可能全線都動搖,整個防禦體系全部崩潰,參加會戰的各部隊被敵人集中兵力分割包圍,各個擊破。這樣的話,我軍的重大損失就會不可避免,甚至全軍主力都會在這場戰役裡被日軍一舉殲滅。
對後果越想越害怕的劉建業,馬上就把自己的想法和憂慮對陳誠全盤托出。郭汝瑰也向陳誠表示了同樣的想法。
陳誠聽到自己的兩個手下同時都對那個構想表示出了不同的意見,也不敢有絲毫的怠慢,馬上讓副官拿過了武漢乃至華中地區的大幅軍用地圖,鋪在自己的辦公室的地上,三個人一起對那個作戰構想進行圖上推演,由郭汝瑰擔任仲裁,劉建業扮演日本方面,陳誠扮演國軍方面。
當劉建業扮演的日軍一方,發揮空中和水上的火力優勢,以及機動能力上的優勢,不斷以小部隊對國軍的防線進行試探性進攻,一旦摸清對面的兵力和火力部署以後,就用機械化優勢和水上優勢,對國軍部隊進行堅決的側擊和迂迴包抄,區域性地域實行重點突破,使國軍各部隊處於不斷招架應付,自顧不暇的境地,最後,在武漢城下主力部隊被壓縮在狹小區域,只能被日軍部隊合圍殲滅這樣的場面出現的時候,陳誠一下子就好像變成了痴呆一樣,呆坐在地毯上,目光呆滯,口裡面反覆得喃喃自語,只是誰也聽不清楚他所說的是什麼意思。
過了好一段時間,陳誠好像突然驚醒了一樣,一把抓住了劉建業的衣領,對著他大聲地喊著:&ldo;你既然清楚日本人可能會採用的戰術,你肯定也知道怎麼才能去應對,是不是?你告訴我。&rdo;
&ldo;辭公,我對於下一階段在武漢地區的會戰,的確有一些想法,只是這些想法,現在還很模糊,沒有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完善。&rdo;劉建業的衣服領子被陳誠抓著,呼吸都有一些困難,只好用很快的速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