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讀者朋友們(第1/2 頁)
大家好,我是已經改完第一卷絕大部分內容的作者,再次對大家對本書的支援表達感謝,對大家提供的靈感、設定表達敬意。同時,也對我長期更新不力表達歉意。作者高三,即將步入高考,寫作也僅僅是在業餘聊以打發壓力,有何問題,還請見諒並指出。只要本書不在斷更狀態,我定會做相應修改。
對於之前部分讀者所提到的路線問題,其是我在最開始創作時過於依賴劇情所致,甚至在創作過程中有大量照搬劇情的內容。現如今,大家可以重新再看一次第一卷,其中我加入了很大部分自己的原創內容,並且已經決定脫離劇情來進行有泰拉特色的、從感染者革命過渡到無產階級革命的革命。
想當初,寫的很多東西其實都是“拍腦子決定”,這其實是很不經過頭腦也不負責的問題。我希望,本次重寫之後,不僅僅能夠將這個宏大的世界展現在大家面前,更能夠創造出一個又一個有血有肉的角色。
重置後大綱如下:
第一卷:雪原篇
整合運動的創立到發展,是整合運動絕大部分思想和理論的基礎所產生、發展的位置,並且交代大部分人的背景,也是本書最重要的基礎。
有一定獨特性的是,塔露拉的變化不在此部分發生,阿麗娜將成為整合運動的醫療隊隊長,泥岩小組依然存在於整合運動中。
第二卷:切爾諾伯格篇
這片大地有一個特別的現象:由於天災的特性,在農村區域的地主對農民的壓迫相對反而更不明顯,因為不可能有永久半永久的土地存在。而階級體現和壓迫現象集中體現在城市部分,這裡我會著重描寫,並且寫出具有一定決定性和通用性的《烏薩斯社會各階層調查報告(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
泰拉的革命存在其獨特的特殊性和必然性,切爾諾伯格將以眾生相的描寫手法為讀者們再次撕開社會對感染者的歧視和感染者的反抗,以及藏在其後的階級性剖析。
本卷的第二部分即為不同於原劇情的切爾諾伯格戰役,在此過程中,由於弒君者刺殺鮑里斯的失敗,整合運動將在此過程中和切爾諾伯格的守軍正面對抗,此中的眾生相體現將會更加徹底,我也會努力兼顧戰爭的盛大場面描寫和其中的每個獨立單位的描寫。
第三部分即為切爾諾伯格的戰後處置工作。整合運動將剔除自身的弊端,將切爾諾伯格作為一個大後方存在。
第三卷:龍門篇
進攻龍門顯然偏離了“在烏薩斯內部的感染者革命”這一基本點,但在塔露拉的一意孤行下,它依然發生了。但,整合運動將會全身而退。
本部分的文脈和切爾諾伯格貼近,但又有一定差異性。這次戰敗,是謝爾蓋執掌整合運動、將基本路線從感染者革命轉向無產階級革命的重大轉折。
第四卷:烏薩斯國內革命篇
當世界的目光被維多利亞內戰的戰火重燃和薩卡茲的急速左轉所吸引時,特蕾西婭殿下將以nc主義將薩卡茲從長期的苦海之中脫離出來,繼而擴大戰爭規模。薩卡茲這一種族,將在這片大地重新掀起一番滔天巨浪。
而在國際上的有利環境中,整合運動將以中心城市暴動的手段奪取政權、建立政黨、平息國內反叛,最後在薩卡茲的北方開闢一片新的戰場。
本卷將原本的“羅德島”部分正式移除,並且優先注重國內革命而非幼稚的國外過家家,所謂政治籌碼完全無用於國內。
暫時就先這麼些。
這本小說是我第一次正式創作的小說,我也會盡量地精益求精。它已經融入到我的生命之中,成為了我的第二生命。謝爾蓋是我第一個oc,我也會盡量讓我所提及到的所有人都有血有肉、有情有義。
特別感謝隔壁作者@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