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爭議與票房,當然是後者(第2/3 頁)
行》的票房走高,電影的口碑方面卻迎來了一些負面的批評,尤其是針對導演劉畢戈的。
以陳妙為首,她非常嚴肅地指出來,雖然可以明顯從電影本身看出來,劉畢戈沒有敷衍了事地拍攝這部電影,但是,這樣的電影,並不值得劉畢戈花這麼大的心思,去拍成一個有藝術性的商品——《假死都不行》的本質,還是一個啼笑皆非的商業愛情喜劇,每一個人物的出現丶情節的推進,都充滿了「刻意」和「套路」,只是被劉畢戈用一種看似有「新意」的方式給掩飾了。
最後,陳妙用一句話來形容她對這部電影的觀感——
劉畢戈拍《假死》,可以解牛的庖丁偏偏被安排去殺雞。
陸嚴河看到最後這句話,差點沒把自己嘴裡的水給噴出來。
有一說一,這些媒體人,認認真真寫起東西來,字裡行間都可以看得出他們在敲鍵盤的時候,那股尖酸刻薄勁。
但是,他們的批評其實看似都是衝著劉畢戈去的,實際上對劉畢戈還是以肯定為主。
他們真正指向的,是《假死都不行》這個過於商業套路化的劇本本身。
對於這些指摘,劉畢戈並沒有站出來做任何回應。
黃太也沒有。
現在票房形勢一片大好,龍巖肯定是不想回應這些事情,造成更大的輿論和話題,影響到票房。
哪部電影上映的時候不會冒出來一些負面的訊息呢。
-
電影上映後的這幾天,劉畢戈和李治百基本上一直在跑路演。
這意味著他們每天都要面對一些未知的提問。
他們誰都不會知道,當天的觀眾會提出一些什麼樣的問題。
而關於劉畢戈的這些爭議冒出來以後,整個宣發團隊都特別怕現場有觀眾直接向劉畢戈提出這些質疑,為此,他們也做了很多套回答的模板,提供給劉畢戈。
劉畢戈看了,什麼都沒說。
黃太是一直陪著他們在路演的。
跑路演,一是為了履行發行方跟院線談判的時候給的承諾,二也是為了給電影宣傳不斷提供新的物料。
現在很多電影的宣傳物料,就是從路演現場的問答中來的。
這其中有提前設計好問題的託,也有真的現場出梗的情況。
在路演現場,劉畢戈的狀態似乎沒有受到那些關於他爭議的影響,始終情緒飽滿地回答著問題,包括後面真的有觀眾提出了怎麼看待關於他的質疑的問題,他都是落落大方地說:「現在滿腦子都是路演的事,還沒有時間好好去思考那些問題,等《假死都不行》的宣傳期結束以後,我再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好好思考一下。」
也算是很誠懇的一個回答了。
不過,也遇到過有那種不斷追問的觀眾,似乎對劉畢戈感到特別失望,拍了這樣一部電影。
劉畢戈當時很尷尬,李治百拿起話筒,說:「這我得負一點責任,主要是我演戲吧,演這樣的風格和角色,是我的舒適區,所以導演也根據我的表演風格做了很多調整,要是你是因為這部電影的風格讓你覺得不太找得到《暮春》的那種感覺,我向你道歉。」
李治百用這樣的態度強行打斷了那個觀眾的追問,緩解劉畢戈的尷尬。
不過後果就是他被人以此編排了一個話題——
李治百承認《假死都不行》不受認可原因在他。
「……」
林蘇洋那叫一個氣啊。
但是,不管爭議如何,《假死都不行》就是打動了下沉市場,根據調查,15歲到30歲之間的觀眾,佔據了這部電影觀影群體的75,比例非常誇張。
其中,李治百的粉絲很給力。大概因為這是李治百第一部主演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