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章 深入(第3/3 頁)
我爸常說,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新化特鋼。”
“誒,那有機會見見他麼?”
“那你們得回茶啊衝,盛大爺在富華進來之後,就搬走了,說是眼不見心不煩。誒,到了,我家就在前面那個搭著花架的那棟樓。”
下車的時候,李樂扯了扯傅噹噹,傅噹噹明白李樂的意思,比劃了個oK。
家在二樓,一戶七八十平的三室一廳,現在看,頂多算是小三室,可考慮到八十年代,能有個這樣的帶抽水馬桶的房子,妥妥的幹部樓。
王忠和,也是典型的老幹部形象,白色短袖襯衫,裡面穿著件白色背心,西裝褲配布鞋,人也高瘦,鼻樑上夾著一副玳瑁色的近視鏡,光看鏡片的圈兒,就知道度數不低。
人也熱情,尤其聽說李樂和傅噹噹都是燕大的之後,更是比劃起大拇指。
賓主落座,擺上茶水,李樂還像模像樣的拿出寫著田野調查的本子,開始提著規劃好的問題,一點點的往目標情報那裡引。
只不過,王忠和顯然沒那麼多“耐性”,沒問幾個,直接說出一句讓李樂措手不及的話來,“狗屁的示範,狗屁的成績!”
“當時,市場變化,機構調整,政企分離,還有適應發展需求,各種情況下,整體利潤下降,人工、原材料、生產過程中的成本居高不下,逼著我們要變,我們已經意識到,不變不行。”王忠和點了個根菸,示意李樂和阿文,兩人都笑笑搖搖頭。
“不抽菸好。所以,當時盛廠長在退休之前,組織我們順應省裡的‘企業調整到位、職工身份置換到位、債權債務處理到位、基本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擬定了相應的方案。要形成一個‘全民控股’的思路,把國企職工身份全部被置換為民營,所有職工按崗位、職務等分成不同層次發放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也可以轉成企業股權,精簡人員,壓縮成本,目標是循序漸進的把社會職能移交和輔業剝離,專注主業,在三到五年之內,將現有人員從1.8萬人,過渡到1.2萬人左右。”
“盛廠長又帶著王川他們幾個,向市裡省裡的領導彙報了這一方案。當時省裡這個方案比較滿意,但是提出,可以適當引進戰略伙伴,而且沒同意全部由人自己持股,要求依然是國家控股。”
“做完這件事,盛廠長就退休了。我們都以為,之後會批准這個方案的時候,半路上殺出個富華來。”
“當時你們知道富華是個什麼樣的公司麼?”李樂問道。
“只知道是民營企業,但具體是幹什麼的就不清楚了。”王忠和嘆了口氣,“其實一開始也沒什麼,大家都覺得,反正是公家掌控,而且給出的引進合作方的方案,乃至現在的股份比例,依舊是公家絕對控股。”
“可真到了實際開始改組之後,才發現,怎麼應該是二股東的富華,反而成了企業的管理方和掌控方。除了最上面的幾個領導,下面的管理層,全都換成了富華的人,連財務、人事都是富華過來的?”
“再加上之後的一刀切,還有各種管理上的問題,我琢磨著,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那,您發現了?”
“呵呵呵,沒發現,只是知道了幾個客觀的資料,不過,我給你們說,有用麼?”
“沒用,我們是純學術的課題。”
聽到李樂回答的這麼幹脆,王忠和一樂,摁滅手裡的菸頭,“沒用,那就好。等等,我拿點東西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