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崗前培訓(第1/2 頁)
孫宗遠和趙登凱定下後天就送兩套罐頭加工裝置和製作糖稀的裝置,交付了2萬定金,貨到再付款1萬,剩餘的錢在兩個月後,隨著新增添的兩臺裝置一次付清,以後就是來了裝置現場結清了。
輕工機械廠有了訂單,一下子活過來了。
中午黃廠長和總工親自陪著孫宗遠在附近一個比較好的飯店吃的飯,廠長喝了幾杯酒後攥著孫宗遠的手眼淚汪汪的說:“兄弟啊,你救活了我們廠子120多個工人,只要我當廠長,你就是我的親兄弟,有什麼難事你在省城找我!”
“黃廠長,我得感謝你的,還得需要你派人安裝裝置、指導培訓工人啊。”
“老弟你放心,我派的人如果教不會,我一分錢都不給他發,讓他不回來了。”
分手後,孫宗遠到了省城新華書店,買了幾本英語詞典和英語書籍,計劃好好的學習英語,前世孫宗遠的英語不錯,可以和外國人直接用英語對話,這次買英語書籍,也就是當別人的幌子。
去副食品商店,孫宗遠用黑市價格買了1000斤白糖,並讓輕工機械廠負責給買二十支糖度儀一起給捎過來。
坐當天晚上七點的火車,孫宗遠回到家中,睡了一會,天就亮了。
孫宗遠回到老爸家,告訴老爸老媽,準備要提前做罐頭加工的糖稀。
先用50斤方年產的小麥,泡水一上午,然後攤薄在竹蓆上,上面用雙層浸溼的被單蒙在上面,期間經常翻動,讓小麥充分吸收水分,三四天後小麥就開始發芽,等到長到兩厘米的時候,就可以碾碎,然後均勻拌上煮的稀爛揉成泥的地瓜,然後用布袋過濾掉薯渣,擠壓出來的汁水用火燒開收汁,就是地瓜糖稀了。
孫宗遠特別強調1斤小麥,要準備30斤地瓜,最後濃縮成做罐頭用的6斤左右糖稀,一定要用糖度儀檢測準確,並且煮地瓜的和收汁的時候一定不要糊鍋,否則就得全部倒掉不能用了。孫宗遠怕老爸老媽記不住,專門各個寫在紙上放在抽屜裡保密,誰也不給看。
緊接著,孫宗遠買了二斤肉和五斤雞蛋又去看望爺爺奶奶,爺爺奶奶都是65歲了,有點駝背了,但是身體還很健康,地裡的農活一點不輸年輕人。
幫助奶奶洗好白菜,切了點孫宗遠帶來的肉,做了個大白菜炒肉,另外炒了個雞蛋炒辣椒,端上來一小碟蘿蔔鹹菜和花生米,孫宗遠陪著爺爺奶奶喝了一杯乾河大麴,聊起來準備建廠的事情,最初爺爺奶奶還非常擔心,後來隨著孫宗遠的解釋,反而越來越有信心了。
又說起開罐頭廠需要的糖稀,為了降低成本,為了保密想自己做,爺爺說:
“我雖然面積大點,但是還能夠幹活,做糖稀可以放在我家裡做,到時候你娘、你二叔二嬸兩個人過來幫忙,忙起來,也讓你奶奶幫下手,我們四五個人按照你說的,應該能夠忙過來不會耽誤你的事。”
又回到老爸家,留下1000元,讓他收購好的地瓜,要求是比較大點的、甜度高的,皮薄沒有腐爛的。
這個年代,白蘿蔔和白菜都是2分錢一斤,地瓜才3分錢一斤,小麥0.12元一斤,大米0.13元一斤,雞蛋5分錢一個,秋梨和蘋果5分錢一斤,豬肉才0.78元一斤,物價真的是太便宜了,做老師的工資也就30多元錢一個月,但是進入九十年代以後,物價就開始起步了。
所以孫宗遠給老爸的1000元,從後世看不多,在這個年代裡,可是妥妥的一筆鉅款,可以購買5萬斤地瓜,能夠製作出一萬斤的地瓜糖稀來,按照罐頭生產需求來看,一個水果罐頭,水果佔七兩,糖稀佔三兩,就可以滿足生產三萬四千個水果罐頭。
回到紅花鄉,來到罐頭廠,孫宗遠見到了馬彬,先是檢視了下廠子情況,看到前期安排的事項基本都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