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多多指教(第1/2 頁)
趙寒之前寫下的四首詩作,實際上只算得上兩首。 其中一首便是慷慨激越、動人心絃的《登高》,他一分為二,各做《登高上》與《登高下》。 上篇: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下篇: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他倒是省事,就連背詩也不願意多背上一首,生生把一首偷成了兩首。 第二首是意中有像、虛實通幽的《黃鶴樓》,同樣是一分為二,各做《黃鶴樓一》與《黃鶴樓二》。 上篇: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下篇: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此四首加上之前冉媽媽買下的《無題》花易凋零人易散這首,正是為了給沐玉膏在武陵郡開啟銷路的五首。 不料陰差陽錯傳了四首絕世之作至天州京城。 “王公子,做出登高上下,黃鶴樓一二篇的是此人?這可信口說笑不得。” 小侯爺愣了小半天,看了幾眼趙寒,還是不敢相信這個看起來比自己還小的男子竟然有此等大才。 “小侯爺,王某向來不說不做假大空,今日所言,句句屬實。” 呯! 王鋒說完,小侯爺覺得心中一震,還好他及時阻攔,不然肯定要在這武陵郡丟大臉。 這時,眾公子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想與趙寒聊上幾句的意思。 但又怕自己學識不夠,留下不好的印象。 他們此行,本是家中歷年的考驗。 這次便是來武陵郡親自歷練,瞭解瞭解民情民意,好為今後的前途打下基礎。 到了武陵郡,第一站便是凌霄客棧,只休息了一下,就被邀請參加酒樓的開業,這一切,都是背後榮老闆的人脈。 親眼目睹一切的丁三開始慌神,之前只知道趙寒有點文采,想不到文采到了這等日天的地步。 這下好了,被打臉的竟然是自己。 “先生,我等剛才多有得罪,還請先生責罰。” 剛才與趙寒起衝突的主要是小侯爺,其他人並沒有過多參與,所以此時已經有人主動與趙寒打招呼。 “不礙事不礙事,我也是來這裡吃吃飯,都是餓過頭的人,能吃飽肚子,這都是小事。” 趙寒本也沒有惡意,這些公子哥先擺低姿態,自己也沒必要繼續死磕。 “對對對,大家坐好,我馬上讓師傅們上菜,來嚐嚐我家廚師研製的新品。” 丁三膽子是真肥,說到廚師時,還敢對著趙寒露出得意之色。 “先生,我等本是受家族定下任務,來民間歷練的,無意冒犯,還請先生大人大量,有機會,多多指教我等一二。” 張小侯爺心理強大,此時還拉得下臉來請趙寒多多指教,今後稍加努力,再加上他的家族背景,將來必是身居要職的大人物。 “指教不敢說,有機會也去我店裡玩玩,歷練嘛,多走多逛很重要。” 趙寒像個長者一樣給公子哥們訓話,他們連連點頭稱是。 今日的場面,王鋒的作用很大,雖然之前對他印象不怎麼樣,託他老爹的福,也說不上討厭,又有今日一面,趙寒主動叫他坐下,一起聊聊。 其他圍觀的人中,有不少是趙寒的粉絲,見氣氛緩和,他們也湊過來,在一邊議論。 “你說這些京城公子來民間歷練,和先生之前所做的《示書行》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你說的是紙上得來終覺淺,據知此事要躬行這一詩作?” “當然是,若不是有這些公子的歷練事實在我面前,還真不一定能如此透徹理解這首詩的含義。” “那可不嘛?” 他們的議論聲音不小,張小侯爺等人聽得是一清二楚,若有哪個不服氣趙寒的人,還以為這些人是趙寒刻意找來的演員,故意襯托顯擺自己。 但從張小侯爺一眾的表情看來,每個人臉上都寫著大寫的服。 “先生還有如此詩作,這的確是我等遊歷的寫照,實有告誡之深意啊。” 張小侯爺地位最高,他的話基本就是一眾公子哥的心聲,對趙寒已達到了五體投地的境地。 “那當然,我家先生還作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