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一同前往(第1/2 頁)
接連準備了好幾天,已經擬出商品清單。 挑選出的十個廚子,也學會了趙寒教授的炒菜。 用許多調味料替代了前世的一些配料後,也大致研究出魚香肉絲、麻辣雞丁、糖醋魚以及其他爆炒類的菜品。 炒菜是個一通百通的行當,只要讓這些廚子轉變了燉菜蒸煮的菜品思維,他們就能一直立舊創新、舉一反三。 做出的菜品也深得工人的喜歡,漸漸有了名菜風範。 炒菜的技藝可以教授,趙寒也保留了核心科技,這樣就避免了廚子被人挖走,失去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在這方面的核心科技無他,正是趙寒發酵出的醬油。 早在他的四合院只建好第一層時,他就在柴湖縣買了黃豆,透過泡脹發酵成帶有菌絲的黴黃豆。 用高溫消毒的大缸加入過濾過的細鹽與溫水,將黴黃豆倒入,放在後院暴曬。 固定時間用木棒攪拌,直到發酵出醬油的鮮香味,加入涼開水和鹽,攪拌均勻,用特製的勺子舀出醬油,裝在陶瓷罈子中冷卻即可。 醬油的製作過程全程保密,只有唐陽和韓姬知到,李雪不喜歡這些,自然是不需要知曉。 只是在用了醬油做菜後,讓李雪痴迷不已,就著醬油連扒了好幾大碗飯。 這一批醬油數量不多,發酵的時間也不太夠,遠達不到趙寒的預期。 但這鮮香滋味,已經領跑這個時代了。 有了這次成功,趙寒又讓陶瓷窯那邊製作一批醬油缸,趙寒的後院已經擺滿,武器庫已經轉移到靶場,有烽火護衛專門輪班看守。 現在的後院,已經成為河源村的絕密之地。 “師父,王村長說要見你。” 韓姬跑到廚房通知趙寒,看她的樣子,王村長是有要緊事情。 “好的,想必是安排好了去武陵郡的工人,我這就來,讓他稍等一會兒。”趙寒解下圍裙,結束了最後一天的炒菜教學。 一刻鐘不到,趙寒就來到客廳,王普原正在等著他。 “先生,我安排好跟您一起去武陵郡的人手了。”王普原遞出一塊布料,上面寫著整整齊齊的八十個工人的名字。 “村長辛苦了,不知村長可願意一同前去?” 趙寒突然問道,讓王普原措手不及。 “先生是說此次去武陵郡,讓我也一同前往?” “對,去大地方還得讓你們這些有經驗的老人去,給我們年輕人穩一下場子。”趙寒話語裡滿是對王普原的抬高之意。 現實卻是他個人的惻隱之心。 前幾天才聽王武說起,村裡的老人大多沒有去過什麼大地方,一輩子也沒能見識一下郡城的風采。 這讓趙寒想起了自己的外婆,她也是從未出過遠門,一輩子就窩在那小山村,一生的宿命彷彿也只是撫育後代。 既然自己在大瑞發展起來了,像金村長和王普原這般德高望重的老人,應該有機會跟著去見識一下。 “先生,這倒是讓我沒個準備,都不知道說些什麼了。”王普原不好意思,內心卻十分開心,差點說不出口想與趙寒商量的事情。 “不用準備什麼,您老和金村長跟著,廢些腿腳。” 趙寒灑脫至極,在此刻的王普原面前倒像個長輩。 “先生想得到我和老親家,我都感激不盡了,今兒個,我厚著臉皮索性再與先生商量個事。”王普原下定決心,打算和趙寒說一下石頭村的村民搬到河源村的事。 “王村長有事直說,咱也不是見外的人。”王普原說到這裡,趙寒才想起今天的王村長為何顯得扭扭妮妮。 “是這樣,戴師傅那邊不是研究出叫水泥的東西嗎,村裡人反映這東西灰塵太重,我想著我們石頭村到處都是石頭,倒十分適合這水泥的生產,不如把製作水泥的作坊搬到石頭村,正好也不遠。”王普原說完,趕緊聽聽趙寒的意思。 “王村長考慮的周到,近日我也在苦惱這事兒,搬到石頭村也不是不行。” 趙寒知道王普原的意思,金村長早就說過石頭村的人遷居到村裡的事,這水泥作坊搬到石頭村,那邊的人搬過來住是理所應當。 這段時間村裡的宿舍已經差不多完工,石頭村的人搬過來完全能容得下。 “要不就這樣,把水泥作坊搬到石頭村,如果村長您不嫌棄的話,石頭村的村民就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