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第2/2 頁)
五百五十年的鐵血秦軍,最後時刻國家危難之際,嶺南與江北的秦軍精銳,為什麼不肯發兵回援京城?
駐守南疆的秦軍,在南嶺之南,秦始皇為了擴大帝國疆域,在位時發兵嶺南,剛開始軍隊部屬到位,戰事順利,但做戰補給卻始終無法跟上,於是先期做戰於嶺南的秦軍將士全軍覆沒。
但始皇心不甘,於是挖掘世界上的第一條人工運河‐‐靈渠,溝通了湘江與灕江,為糧草補給和人員補充鋪平了道路,秦軍終於得已在嶺南立足。但此時的嶺南秦軍離都城過遠,依靠水路,短時間內無法搬師鹹陽,可史料記載,當時的嶺南秦軍統帥,在接到都城危急的情報之後,並不下令回援,只是一味深思,並傳令將士,不許回京,也暫停嶺南進攻。秦軍始終沒有佔領嶺南,因為秦國不久滅亡,這支精銳的秦軍部隊,則下落不明。幾百年後,漢武大帝劉徹,才發兵平定嶺南,自此南夷納入中原政權版圖。
但是駐守長城的秦軍呢?
駐守北疆的秦軍部分,集結在今天的內蒙古烏拉特前旗,距今天的在西安市約700公里。兩千年多年前,這裡是秦國的五原郡,公元前221年,始皇完成中國統一大業,但北方草原奇兵不斷騷擾河套與秦北,公元前224年,在秦始皇授意下,內史將軍蒙恬率三十萬秦軍精兵離開鹹陽,開赴北疆。
當到過達五原郡時,這支軍隊停了下來,在戰國時趙國的殘存舊長城上開始維修加固和重建,並用全新的戰略眼光重新設計長城,讓它變成一個功能完備的軍事工事。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