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第2/2 頁)
唉聲嘆氣連呼倒黴。
陳母在旁觀望片刻,說:&ldo;聽你這麼嘆氣可見你還不糊塗。我從嫁到你們陳家為婦,就未曾聽說過陳家祖上有顯貴之人。如今你突然名聲大噪,恐怕不吉利。&rdo;
陳嬰點頭稱是。
陳母想了想又說:&ldo;我看不如這樣。你暫且做他們的首領,但不要稱王。而後注意打探明主,帶他們去投奔。這樣,所投之人如若成事,我兒自可封侯拜相,封妻蔭子,如果所投之人事敗,我兒也易脫罪,不做那為後世指名詬罵之人。你看,我這辦法可行不?&rdo;
陳母的這番話被載入史冊,陳母其人也被後世說成個明理聰明之人。
只是我卻覺得,這裡的陳母只是以一個母親的立場說出的一番話。因為對母親而言,兒子封侯拜相,遠不及兒子的平安重要。她勸誡陳嬰的話也只基於一個出發點:平安。
陳嬰聽從了母親的話,守住了最後底線:只做領導,堅決不稱王。
從這天起,陳嬰在管理手下軍隊的同時,也在日夜觀望等待著那個能讓他投靠的人。
項老闆的金字招牌招搖過市時,陳嬰陡然覺得他等到了。
於是陳嬰召集部下說:&ldo;項氏世世代代做大將,在楚國是名門。現在我們要起義成大事,那就非得項家的人不可。我們依靠了名門大族,滅亡秦朝指日可待。到時候,我們人人有封賞,要錢錢要官官,大家覺得怎麼樣?&rdo;
軍眾都說好,這支軍隊就這樣被陳嬰雙手奉送給項梁。
而陳嬰日後的際遇,也果如陳母所言。在亂世中,他不當老闆,只換老闆,最終封侯拜相、一世平安。
項老闆的心情非常好。這次收的小弟陳嬰,和那個窮光蛋召平完全不一樣。為什麼?人家手上有兵啊。兩萬人馬加上項老闆的家底,這下項軍已有三萬餘人。一路行來招牌更晃眼,聲勢更浩大。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