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絲路長安煙 > 第3章 天作之合

第3章 天作之合(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鬼滅繼國家的第三子哈哈大漢那些事兒奧特:我只是一個路過的收藏家海賊,從暴打青雉開始聽勸後,我造反成千古一帝特種兵之水滸武大郎北宋我稱皇帶著小汙統拯救反派大佬亂世風雲之命運交錯鬼滅:開局遇到一條魚異能者穿越到東京喰種穿越現代女王的古代稱霸路鎮國世子爺快穿之摸魚日常斬神:獻祭而已,咋就成反派了?執掌風雲:從一等功臣走向權力巔峰戰錘:決定走群星包圍亞空間路線我,波風水門,一點也不陰!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大唐:小地主家的敗家兒子穿書太監太會審時度勢了!

又兩日,庚戌。

金匱當值,吉。

宜嫁娶、祭祀、出行、交易、破土。

申未。

高天上流雲。

未央宮雍門外,一騎怡怡然出現,在午後陽光投射崔巍宮牆的巨大陰影映襯下,顯得非常渺小。

騎者緩緩走近,馬上的儒生一襲青衫,年近五旬,濃濃書卷味中掩不住幹練和英武之氣。他是曾以大將軍身份平定“七國之亂”,因功封“魏其侯”的前太子太傅、前丞相竇嬰,字王孫。

現在的竇前大將軍信馬由韁,任著馬蹄滴滴答答敲擊石板路,身子隨勢而動,若有所思。

青石板的大路一直伸展向前,前方出現了一條大河——渭河。

這從遠山岩縫中滲出的山泉,一點一滴聚成涓流,萬千淙淙小溪終於匯出眼前這滔滔碧波。竇嬰暗歎它從鳥鼠山上衝溝越壑下來,也曾經有著夾泥帶沙的磅礴氣勢,但百轉千回到了這八百里秦川,銳氣已然盡失,只能靜靜流淌著灌溉萬頃良田——只有在夏季暴雨之後,濁浪排空,決堤毀岸之際,才會現出它原本猙獰面目。

微風鼓動細浪拍打著岸崖,汩汩作響,清脆悅耳。但此時竇嬰耳畔轟響的卻是另一個聲音:內侍宦者沿街牽聲擺喉,尖聲宣讀詔書:“有命即集,天作之合!吉時庚戌酉正。武安侯田丞相蚡聯姻燕王府翁主,詔召宗室及住京列侯、文武官員,前與同賀。"

現在的竇嬰正是奉詔往丞相府赴婚宴,他努力搖了搖頭,似乎可以把那煩人的聲音搖落一些。

夕照下,河水波光粼粼,岸邊都是槐樹,可惜此時花期已過。竇嬰吃過那槐花,是真正的美味,不論是豐年還是歉年,捋上一把白白的槐花,和糙米放在一起蒸熟,那種香甜的味道可以傳到整個街市坊間。

深呼吸江風送來的水汽混合著沁人心脾的微微草木清香,竇嬰心懷略暢。抬眼遙望河對岸,那邊是曾經無上繁華的秦宮,被一把大火焚燬後的遺址如今只剩黑黝黝的殘垣斷壁,巨大的爛尾工程蕭瑟聳立在風中。竇嬰不禁回頭仰望未央宮那高聳入雲、威嚴肅殺的圍牆,嘴角露出一絲哂笑。

竇家的竇老太后曾經是帝國的實際掌權者,而竇嬰也曾經是竇家風頭最勁的後起之秀,當年因功封侯,拜大將軍,還當上太子的老師,一時風光無倆。雖然後來換了太子,到新帝登基勇猛精進,竇嬰仍受重用。奈何奉行黃老之術的老太后與小皇帝政見相左,硬是罷黜了一眾支援皇上的儒士,要不然竇嬰說不定還在丞相位上呢。

老太太登仙數年了,皇上熬到親政,開始全面施展自己的抱負。竇嬰回想幾個月前皇上特意宣召自己進宮,在宣室殿上君臣徹夜長談。皇上虛心請教行軍佈陣、兵種搭配、後勤保障等諸多兵家相爭的細節。好在老竇早年親歷戰陣,統領過全軍,各項竅門成竹在胸,自然腹有經綸,又特意認真地講解,小皇帝有時側耳聆聽,又有時翹臀半起傾向竇嬰詢問,不時點頭認同。

兩人越討論興致越高,越比劃越投入,不知不覺地把几案上的竹簡、陶杯都拿了下來,在席上當起了圍牆、據點,論攻說守,君臣二人,入情忘倦,竟至夜色闌珊。未了,意猶未盡的皇上從坐席上爬起,竇嬰也趕緊起來。

“月前上郡太守、漁陽太守奉詔回京,現在擔任未央宮、長樂宮衛尉,隨時予朕參謀,朕對胡人的情況清楚了許多。”年輕的皇帝說道,“昨天雁門尉使也到京城準備述職,所謂知己知彼,咱們瞭解的越多,朕就越有把握。”

皇帝所說的上郡太守,名李廣,驍勇絕倫,尤其擅長騎射。而漁陽太守程不識,治軍嚴謹有方,更是未嘗敗績!現在兩人王命急宣,竇嬰隱隱約約感覺皇上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皇帝繼續說:“以前吶,我以為你們不及我,但是今天

目錄
想離婚分江山?我過繼朱棣給朱標柯學之倒反天罡奧特曼:我能變為海帕傑頓和葉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