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令吾(第1/1 頁)
公安局內的受審室裡,楊立娟、周青、劉彤分別正在接受盤問。三人怎麼也沒有想到老紀會死掉,在劉彤接到陳衛國的電話時已是晚上八點多。三人商量就說只說與老紀只是喝酒聚會,至於之後酒後亂性的事兒就說記不清了。三人還正說到這兒時,警察已經敲開了門,把三個人都給帶走了。
經過審訊,警察在第二天清晨才把三人放了,並讓他們暫時不要離開北京,會隨時傳喚他們。陳衛國給楊立娟打了個電話,通報了他多方打聽的情況,說老紀的死因是酒後酒精中毒導致的呼吸迴圈衰竭而死亡,而且老紀在生前並沒有發生性行為,也就是說老紀的死亡雖然是因與楊立娟等三人喝酒有因果關係,但三人並不存在主觀故意殺人的動機和行為,最後判定這是一場意外,楊立娟等人可能面臨民事賠償責任,但由於老紀身居中紀委高位,至於如何通報還要上面商議後再決定。楊立娟等人這才放了心,只要不坐牢,賠多少錢都好說。三人無事,就在劉彤家裡慶祝有驚無險,陳衛國現在身份敏感,也沒有過來陪這三個情人。在陳衛國看來,自己這一次又一次的脫險,都要歸功於楊立娟,要不是她來北京開會,說不定自己就這樣被張玉良給收拾了,他對楊立娟更是信賴和依戀。其實他又哪裡知道,如果沒有楊立娟這次和張楚文玩花,自己也不會受到那乾兒子的誣告啊!
第二天,陳衛國竟得到上面的訊息,說是對外通報就說老紀是因公殉職,並將此事列入國機密事件、內情不得洩露。結果,公安局把楊立娟這三個人又叫到公安局,那公安局局長專門找三人談了話,說不會給三人留下任何案底,又說楊立娟、劉彤都是國家工作人員,一定要保守秘密,不得洩露;而周青作為馬上畢業的大學生,上面的意思是既可以保送到中國人民大學讀研究生,也可以以老紀近親屬的名義進行中紀委工作,讓周青自己選擇。三人出了公安局,真是如釋重負,楊立娟和劉彤沒有想到會全身而退,周青更是受寵若驚,沒想到自己竟因禍得福,竟一時間不知如何選擇,問楊立娟怎麼辦才好。
楊立娟說:“這樣吧,我給衛國打個電話,讓他給參謀參謀!”
陳衛國接聽電話後,說:“你們都沒事兒吧?那就好、那就好。周青的事兒,我打聽一下怎麼回事兒再給你回電話。”
三人心情大好,來到商場開始採購、玩樂,一路上歡歌笑語。這次北京事件,楊立娟感慨萬千,從一場豔遇到一場驚魂,從智鬥歹徒到脫險獲救,從赴危局周旋再到差點深陷令吾,一次次風險與轉機讓她感慨到,其實平平安安就是最好的錦上添花。什麼陳衛國、什麼情人、什麼事業,都是虛無縹緲的,都是轉瞬即逝的,只有歲月靜好才讓人內心安穩。她暗暗給自己定了一個原則,以後辦事就一個字:穩。但她透過這次北京之行,不僅征服了劉彤這員干將,也把周青徹底說服了,希望給她找一個好的歸宿。高彤經過這次與老紀鬥法,對楊立娟處事不驚、腹有良謀、豁得出去本事真是折服了,要不人家能上位啊,自己還真是有些老了,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周青也被楊立娟的膽識和能力所折服,下定決心不再依附任何人,要任借自己的實力走出一條陽光大道。一場劫難讓所有的人都得到了成長。
晚上,陳衛國打來了電話,他說中紀委的二把手李培民現在主持中紀委工作,估計是看那老紀倒了臺,心中無比高興,所以才答應給周青安排這份工作,一是高興搬倒了自己的死對頭,二是為了堵周青的嘴,二是想培植自己的黨羽,必竟他也打聽到了這周青是陳衛國的人。陳衛國給出的意見卻是希望周青上中國人民大學的研究生,他說這官場的水太深,還是研究些學術的好。
三人正在討論周青的工作時,楊立娟接到張冰的電話,張冰急切地說:“大姐,出事兒了,李凱旋被人暗殺,正在搶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