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第1/2 頁)
我開始等死,趴在岸上享受最後的暖陽。那個新主人一看就知道不會養龜,他沒看出我生了病,只知道坐在一旁看書看書看書偶爾看……我。
最後我迷糊的時候還在想,這個公子長得比四兒還要親切,只是可惜――有點傻,估計我死了他還以為我在休眠打盹吧。
作者有話要說: 依舊是輪迴篇
蠢芝蘭什麼都養不活←_←
只能在文裡面養龜-_-||
沒有經驗,有悖龜龜習性的地方還請指正
☆、黃泉迢迢,情意幽幽(輪迴篇)
奈何橋原先沒有名字,只是一座年代久遠無甚出奇的小橋,你若問它凌駕忘川河有多少年?連冥府裡資歷最老的鬼卒也說不清,反正有典籍記載時它就在這裡了。
不知從哪一年開始,奈何橋兩側掛起了數千盞明燈,還有些飄在半空的,在陰風強勁中搖曳不滅,雖然是青藍色的鬼火,但也給行走黃泉的新魂帶來了幾分欣慰。
我就是那個欣慰的新魂,不過我還是隻舊鬼,我來了好些次了,算得上是冥府鬼差們的老熟人。
老熟人我甫一著地,牛頭馬面就來接待了。
我指著那邊的盛景,戲謔道:「貴府這是發了筆橫財還是在辦什麼喜事呀?」我一直都認為冥府窮,很窮。難道不是麼?
一支狼毫筆用了千餘年,筆頭都炸開花了還沒換新的。孟婆湯越來越淡,因為買不起上好的青鹽。忘川河太久沒請鬼差打理疏浚,河道常年堵塞。牛頭馬面、黑白無常甚至偶得一見的閻王都是一套衣服穿到老,沒得換……
所以多了這麼些盞炫目的燈,我很驚奇。
牛頭憨笑說:「奈何橋上的燈是天官們佈置的。」
「仙人們還給我們發了俸祿,修了衙府,這等好事,千年難遇一樁啊!」馬面自豪道。
「奈何橋?」忘川之水可以使人忘卻,故名忘川,橋也有名字嗎。
馬面解釋道:「這名字還有關一樁趣聞,據說某一日有位仙人秘密造訪地府,神色淒婉、躊躇不定。仙人在橋上連嘆『奈何思卿,奈何、奈何』,隨即離去,不巧有個小鬼看見了,於是逢人便講那驚鴻一瞥,這事就漸漸傳開了,說的順了,橋名便定了――」
牛頭不贊成的搖搖頭:「都是些流言,做不得真的,我倒覺得,念得好聽,叫它甚麼沒有差別。」
馬面手臂交叉朝上一哼:「無趣之鬼。」
我與他們兄弟倆也算舊識,交談了數十次,早就看透了牛頭敦厚的品性。
敦厚之人必定無趣嗎?那可不一定。
無趣之人緣因敦厚嗎?那更不可信。
就像這次,杜湲那隻可恨的龜就十分無趣,兼也冷僻惹人憎。
「牛頭大哥,幫我看一下,他什麼時候下來。」
牛頭把勾魂簿翻了又翻,嘖嘖稱嘆:「沒想到當只長壽龜,功德就趨於圓滿了,魔障將除,仙根直須清寧,這是大好事啊。不過烏龜壽命長,可憐小樂還需等一百零二年。」
……
我默默在橋邊搭了一個小竹棚,住下了。
地府裡沒有白天黑夜,也沒有鮮活的生靈。我細數數次來往冥府的經歷:陰風起,鬼門關,黃泉路,過忘川,奈何橋,望鄉臺,覽凡冊,孟婆湯,別前塵,再投胎――無非是一套成規,一個過場。
彷彿所謂前世今生,只是不停迴圈的同一折戲一樣,由臺上的人換個軀殼重演罷了。就如同我與杜湲。
我們共歷九十九世,每一次都如命定一般:
他是牆根草,我是庭邊樹。
他是佔巢鳩,我是搭巢雀。
他是勵精圖治的君王,我便是那忠心不二的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