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第1/2 頁)
這種特點的瓷器一直持續到唐代,只是技術越來越成熟,做成的東西也越來越好看。
早期的青瓷,多做成簡單的罐與尊形,但也有很多精美的器物。很多仿成同時期青銅器的樣子,文物是個標形學,定代的很多依據是從同代別的器物上類比得來的。我見過很多仿商周或是春秋戰國銅器的青瓷作品,浙江省博物館有一隻青瓷鍾,是春秋時的,我在一個收藏大家那裡有看到一整套,十分精美。還有一些很特色的瓷器,比方說瓷璧,這個是玉璧的璧,還有一種瓷幣,是錢幣的幣,都是用來替代貴重的金屬陪葬品而製作的。這一時期的瓷器區別點在於,多為點釉或是撒金釉,就是說釉不是塗上去的,而是一點一滴的點灑在器物的表面。
漢代的瓷器,多為罐形,很多很多。青瓷已經燒的相當成熟。有很多類似博山爐的罐,就是器物的口下面會做上幾個狗或是幾隻豬,口以上會有一個房子,上會有很多鳥類,十分別致,這種的收藏價值略高於光溜溜的漢瓷罐。漢代也有瓷俑,器物的形態與陶俑一致,只是材料為瓷質,我就見有青瓷做的漢代典型&ldo;汗血馬&rdo;,與同時期的玉器和青銅馬神態完全一致。這時的釉也是青釉,釉施一半,不到底,只塗在口和肩上。
漢之後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一個動亂時期,由文人引導的藝術創造更多的遠離政治,強調一種內心的樂趣,典型器物,熊燈,青瓷羊,虎子,豬圈,狗圈,多足硯,雞頭壺,等等。
熊燈是一個狗熊的造型,頭頂著一個燈臺,很形象化的一種樣子。
青瓷羊很多也是燈臺,大的有幾十公斤重,小的可以放在手心,十分珍貴的一種器物,有公的有母的,十分逼真傳神。
虎子就是小孩撒尿的壺,一個老虎張著嘴,給小孩子接尿。
豬狗圈我第一看到很奇怪,像一個碗那麼大的一個容量裡,裡面有隻豬或是一隻狗,它代表了什麼意思?只到有一天,我親見一個這種器物出土過程,雖還是沒想明白,但確認有此種器物。
多足硯多見於三國時期,硯足有柱形,有人形,有熊形,有水滴形,多雙數,少單數。
雞頭壺雙見於兩晉,在一個水殼上做一個雞腦袋。西晉的雞頭,多不透水,雞嘴巴是閉著的,雞脖子也較短只是一個裝飾。東晉的雞頭就捅開,嘴巴也張著可以出水,同時東晉的壺還出列了點彩工藝,就是壺身上有點點的色料一滴滴的連成線,或是出現在壺的特定位置。這是區別雞頭壺年代的要點。後在的雞頭壺還有兩個腦袋,甚至整條脖子的。
當然,並不是看著像個熊或雞,就是一個這一時期的文物,這些動物形像不單是形似,也要神似,這些東西很多現代仿品,大家一定要多看真品,記好要點,再下結論。這時的釉施全身,但底部一般無釉。
每種器物的產生都有一個相應的背景,古代的思想沒有現在開放,很多東西不是工匠自己想怎麼幹就怎麼幹,要有人引導,引導人一般為文人或是官方,只有他們提倡,這種東西才能產生,或是有個參照,古代的器物多為定製,不是想作多大的做多大,像玉器,每種玉都有一定的規格,現在的仿品如果不依照這個規格來,只對尺寸,我們就能發現很多破綻。
隋代的器物也是傳統型別,只是裝飾更加多樣,尺寸也變得很大,典型器物為蓮花尊,盤龍尊等。還有系罐,這種器物西周就有發現,但我們注意,那個系,就是罐上的耳朵,幾乎都是雙數,如果看到單數,就要留心了。
唐代開始,青瓷就開始出現貢品瓷,因為此時的青瓷技術完全成熟,也開始出現有曲型特色的窯口精品,開始出現了中國名窯瓷器。
南青北白說唐代
我們老說一句話叫&ldo;變土為金&rdo;,金子在瓷器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