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第1/2 頁)
1911年,一個半路出家的醫生帶領一群人鬧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中華民國,此人就是國民黨創始人孫中山先生。
清代玉器又一次引起世人關注是在民國十七年的1928年。時任國軍第六集團軍十二軍長的孫殿英因為沒有糧餉,炸開了清東陵。說來慚愧,這位孫軍長是我的河南老鄉。他的眼光第一個看上的,就是慈禧太后的陵墓。我的這位老鄉是個軍人,帶有數萬人的準軍事部隊。同時他也是個大老粗,剛開始還能找到老的守陵人,按照正常程式開陵,後來看工程進度不夠快,直接動用了炸藥。一同遭了殃的還有裕陵和景陵,裡面埋的是乾隆和康熙。
盜墓發現的珍寶中,最出名的就是乾隆的一把寶劍,還有就是慈禧墓中的玉器。
慈禧喜歡翡翠,在未開啟地宮之前,人們對墓中寶物知之甚少。清正史中也對王陵陪葬品極少提到,就為防止外人起歹意。但是清末的一位名人,太監李蓮英公公,留下了一本日記‐‐愛月軒筆記。裡面記錄了慈禧中陪葬的珍寶種類和數量。當地宮開啟後,最耀眼的寶物是一顆精緻的翡翠白菜,和一個翡翠西瓜。這東西有多像呢?臺北故宮有三件珍寶,頭號就是一翡翠白菜,這是當年光緒媳婦之一瑾妃的嫁妝。還有一塊肉形石,這兩個東西大家有機會可以看看,放在飯桌上,要是不告訴你,你一定以為那就是真的。另一件鎮館之寶是王羲之將軍的真跡,快雪時晴帖。
由於墓中實物與筆記完全一致,所以這個愛月軒筆記,可能有史以來,可信度最高的一本野史了。東陵盜案發生後,孫殿英把一部分寶物送給了國民黨軍政要人贖身,大部分珍寶則下落不明。
但這就是歷史,如有時間,我再給大家講一講中國陵墓與盜墓的故事,同樣的驚心動魄。我這位老鄉對歷史犯下的罪過,我也向大家真誠的道歉&rdo;。 呂方站起來,對大家彎腰鞠了一躬。
&ldo;玉器與歷史我們先說到這裡,現在中午了,大家先休息一下,下午我們開始說銅器,謝謝。&rdo;呂方對大家說
會議室起了一片掌聲,呂方不知道這是出於禮貌,還是大家真的理解了。
國之重器
中午飯吃快餐,呂方拿著飯盒坐在電腦邊,像貓吃食一樣,一點一點的夾著米粒往嘴裡放。呂方吃飯像打仗,那隻限於麵食和菜類。要是吃起米飯,那可就要了親命了,怎麼嚼也咽不下去。除非餓到點了,平時吃米,一碗飯得用兩碗湯才能帶下去。
&ldo;方哥,你幹嘛呢?&rdo;又是周米
&ldo;吃飯呀。&rdo;呂方回答
&ldo;怎麼了,不好吃嗎,吃得那麼斯文,不像你哦!&rdo;周米笑笑
&ldo;看到米飯,你方哥我一向很斯文&rdo;。呂方也笑
&ldo;是嗎?方哥你以前是做什麼的?&rdo;周米又問
&ldo;打工啊,怎麼了?&rdo;呂方有點奇怪
&ldo;那你上午講的東西是哪來的,我很多好像都聽過,但好像也都沒聽過?&rdo;周米認真的問
&ldo;這些上學老師都講過,你上學一定沒好好聽講!&rdo;呂方回答
&ldo;騙我,我記得很清楚,你說的很多書上都沒有,書上有的也和你說的不太一樣。&rdo;周米上時是有好好聽課
&ldo;那你是信我還是信書上的?&rdo;呂方逗她
&ldo;我不知道,但我感覺你講得很好玩,我喜歡聽,像聽故事一樣,哈哈&rdo;。周米很可愛。
&ldo;喜歡這行了,哪個是真的不重要。&rdo;呂方回答
&ldo;方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