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塞上長城,七下西洋(第1/2 頁)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看一次燃一次。}
{可惡,如果朱棣不遷都現在的首都說不定就是南京了。(咒罵)}
{當時的北京可是抗擊遊牧民族的前線啊,朱棣的膽子是真的大。}
{當時遷都花了老鼻子錢了,可把夏元吉給氣壞了,忠心耿耿打工人,卑卑微微擠出錢。}
{確實,可謂是勞民傷財修建北京城。}
{不遷都沒辦法,南京是南方士大夫的根基,而朱棣的根基在北京,只有去了那裡才能強化自己的統治地位。}
天幕中,鳥瞰整個北京紫禁城。
從拱衛京師的塞上長城一轉身變成了富麗堂皇的紫禁城。
南北觀察,左右對稱的中軸線,從上面看輝煌而壯觀。
朱棣在北京御奉天殿,朝見文武百官,並且大祀南郊。
【其功四:浚通大運河】
【明初時期因為戰亂等原因導致華北平原,人丁稀少,並非遷都能恢復的。】
【朱棣徵調三十萬民夫,沿著元代開鑿的河段疏浚通大運河。】
【元朝時期,運河河岸下閘,每年的運量不超過三十萬石】
【而朱棣下令拓寬河道,加深河床,在南北兩方向上相勢築壩,以及時的蓄水和洩水,解決了南汪到徐州的“七十二淺”的問題】
【朱棣沿運河河道設定‘水庫’修建閘門和堤壩,使得運河明清兩代一直保持通暢。】
【經過治理後,運河每年的漕運能力達到四百萬石(一石約為糧食一百五十斤)】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浚通大運河再次將南北地區的經濟和文化聯絡在了一起,從社會層面上重新實現了南北統一。】
{大運河其實每朝每代都在修,當然啊,那幾個牛到炸了的昏君當我沒說。}
{這條運河一直延續到現在還有部分可以使用,遠超修築成本,價值無量。(豎起大拇指)}
{這就是朱棣的前瞻性嗎?一舉多得!}
畫面上閃過運河的繁榮景象之後,繼續開始播放。
【其功五:建立內閣制度】
【太祖朱元璋清理完胡惟庸案後,徹底廢除了丞相制度】
【由於皇帝直接領導六部,事無鉅細地都要皇帝親自處理】
【後朱棣完善文官制度,在朝廷中形成了後來內閣的制度雛形】
【後世清朝軍機處的設立也與此有關。】
{要是有內閣,朱標也不能被朱元璋給累死啊。}
{你想一下大到對外的方針,是戰是和,小到縣官的處理稅收的制度都要皇帝批閱,怪不得朱標從早到晚一直幹呢。}
{老朱確實很累,他覺得他可以就覺得他的後人也可以。}
{不過內閣雖然好,到後期出現了內閣首富,君不見嚴世蕃父子貪墨多少?}
明·太祖年間
朱元璋掃了一眼朱棣。
內心覺得這個內閣制度,現在來看確實不錯。
不用事無鉅細的全部由皇帝過問,而且國家大事也可以找人商量。
畢竟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嘛。
而且皇權牢牢的在自己手中,根本不怕他們有異心。
看著朱棣,朱元璋愈發覺得這小子還挺聰明的。
不過,彈幕也說了到後期的時候,內閣還是有些超脫皇權的控制。
朱元璋看了身邊的一個錦衣衛,內心一陣思索。
或許可以給內閣上一把鎖?
明·嘉靖時期
感受到了無與倫比的累。
嘉靖帝這幾天晚上睡覺都很踏實,也夢不到宮女勒脖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