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5 頁)
候一塊說。”
李大人心思六成在河堤上,四成在糧食上,潛意識裡想的全是他的烏紗帽這一次究竟還能不能保得住,還有他的項上人頭,這一次會不會挪個窩,連上茶都沒想起來吩咐。
林如海坐在那兒,想的也都是自家的夫人和孩子,跟幾位大人打個招呼也不說話了。過了約一炷香的功夫,總督府李大人的書房裡又來了幾個人。
巡撫,知府,知縣,總兵,還有兩個織造府的太監,除此之外,另有兩個衣服溼了小半,下襬褲子扎進鞋裡,上面還沾了不少泥的人,頭髮都有點散,全貼在頭皮上了,林如海一時半會沒認出來。
“他倆是負責監造河堤的,剛從堤上下來。”李大人解釋一句,半響沒開口。
林如海心裡一涼,聽得那兩個身上沾泥的人道:“回稟大人,河堤目前無礙,河工們正在加固,但是若這河水再漲上半丈,怕是就要漫過河堤了。”
總還不算太差,林如海心想,方才出來的時候雨已經小了不少,說不定到明早就停了呢。
李大人嘆了口氣,道:“今早接到金陵的現報,說是上游多雨,洪峰怕是明天中午就到了,最遲不過下午。”像是怕這個訊息不夠嚇人似得,他又加了一句:“對面鎮江城的河堤……河水已經漫堤了。”
“眾位大人,現如今,你們做何打算?”李大人說完這句又不啃聲了。
除了那兩個太監,剩下官員都是有家眷在城裡的,聽到這個訊息,無一不變了臉色,但是這個關鍵時刻,先開口的總怕被人抓住小辮子,因此連那兩個太監都算在內,沒有一個開口的。
管河堤的人道:“也許形勢沒有那麼糟糕,雨已經小了不少,只要在明天洪峰到來之前再降上一降,興許就過去了。”
李大人站起身來,指著牆上掛的地圖道:“上面的金陵城,河提比我們要修的早,我估摸著他們是沒事的。我們這一處,河對岸的鎮江城河提已經不頂用了,等到洪峰到了這一處……”也是先淹對岸,李大人停了一會,讓剩下幾人領會到他沒說的那半句話,“我們這裡,北邊是個湖,南邊離河岸也有好幾裡地,大概是不要緊的。”
只是洪水來臨,水不過是第一波攻勢,下面要面對的問題還有很多。從時間來講,第一是救災,第二是趕著屍體腐爛之前要將其都燒了,再往後是沒地兒住沒糧食吃的災民,至於糧食顆粒無收,也至少是兩個月之後的事兒了。
李大人說完話又沉默了,屋子裡安安靜靜,只能聽見外面雨滴落在房簷上滴答滴答的聲音。
“雨又下大了!”,不過一刻鐘的功夫,方才已經淅淅瀝瀝的小雨又變成了中雨,打在屋簷上顯得格外滲人。管河堤的人一聲驚呼,直接站起身來,衝李大人道:“大人,下官不放心,去河堤上看看!”
這話一出,先繃不住的是那兩個太監,其中看著較為年長的那個道:“李大人,咱家可是內務府的人,雖說在江寧織造擔著差事,可總歸不歸您管的。”說完就帶著另一名太監直接走了。
太監這個行業,是專門侍奉皇帝的,換句話說,打狗也得看主人,一般人還真沒什麼權利去處罰他們。
李大人臉色越來越難看,看著對面的知府和知縣等人道:“你們算是父母官,安撫災民,安排開倉放糧,現在也可以回去辦了。我只有一個要求,各位拿著朝廷俸祿的大人們,不管這河堤是在還是不在,都得留在城裡!”
這說的是上游有個小縣城的縣官,走了京中某位權貴的路子到了江南做個小小的七品芝麻官。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要是擱在江南,這個數量還能再翻上幾番。不過這人基本是個酒囊飯袋,膽小怕事,洪水從他縣城過去的時候,他嚇的叫了衙門裡的衙役,還有家裡的僕人,護著他們一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