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道一學院(第1/3 頁)
道一學院。
前陳俠盜一燈道士偷了奸商萬德商行的老闆鄭萬德錢庫的錢建立的書院,於天王二十八年建立。
一燈道士辦下這書院後,還留在搖光鎮授了三年課,等書院走上正軌之後又消失不見。
開元皇帝登基之後,地方官員為了政績,把道一書院搖身一變,成了官辦學堂。
身為嶺南縣學附屬的五所小學堂之一的道一書院,在此處讀書的孩童都是搖光鎮上一些年收入尚且可以的尋常百姓孩子。
當今皇帝是武將出身,重武抑文,道一書院又是盜賊置辦,一般鎮上一些豪紳貴人都不會將子女送來此處,因此學堂的收學率較為低下,才有了楊元慶這種鄉下來的孩子的機會。
在那些真正顯赫的家族,會把家中的子弟送往嶺南縣最好的元明學院上學,或是請教書先生直接到家中授課。
道一書院根據孩子的年紀與學業水平分為大中小三個學房,整個書院只有兩個教書師傅,一文一武。
文師傅姓陳名始正,原來在元明書院教學,因性格耿直脾氣倔強,縣學中出了名的精明嚴厲耿直不阿,也最不通情達理,常常會因為一些世俗不通融的小事跟主管教育的學正吵架,所以被貶到道一書院授學。
陳師傅今年五十開外,長得跟電線杆似的,但精神矍鑠,死板的性格被人在背後偷偷取了個陳鐵牛的外號。
至於武師傅,姓王名開泰,據說是王朝東邊的前遠東大軍一名軍士,因右腳筋被利箭挫傷遭軍中將領辭退回鄉,家裡有一些關係,託人找了個差事來此處授學,弄了個公務員的身份。
王師傅今年三十來歲,因走路一瘸一拐,性格急躁中帶著點痞性,被人在背後偷偷喚作兵痞子或陳瘸子。
雖然是個關係戶,但武師傅對授學一事從未輕慢過,授學非常嚴厲,皆按軍中標準對待每個學員,這也是為什麼這一文一武兩個師傅能合得來的緣故。
原主的記憶中,對兩個師傅的喜愛感不強,也可以說是有點害怕。
但在楊元慶現在看來,對這兩個師傅還是頗為認可的,他倆跟鄉下那些鄉鄰不一樣,對原主那不能公開的身份沒有一絲的歧視,有時候看他的目光中還帶著一股和對待其他學生不一樣的祥和。
可能是因為年紀比一般入學的孩子小,或是他單親家庭的緣故。
什麼理由?
楊元慶想想就過了,沒有糾結太多,只要這兩個師父能對自己傾囊相授,那一切都好說。
沿著鎮子朝北走了十來分鐘,便見縣道右手處有一塊曲徑不通幽的竹林,背後有一座院子。
沿著從竹林內潺潺流出的小溪旁一條小道走去,一個一米多寬的院門出現眼前,院中有一塊空地,背後是一間十來米長的老舊瓦房,留有三個門。
這便是學生的教室,看上去有些像前世的農村小學的佈局,就差建築材料不一樣。
眼前那塊空地也可以稱作操場,兩側還有兩間相對嶄新些的瓦房,目測有七八平方左右,是一文一武兩個老師的寢室,從瓦礫的顏色上看,想必建成不久。
目光收回到眼前,只見學院大門草簷上掛著一個和大門差不多長的牌匾,上面飛龍鳳舞般寫著四個大字:‘道一書院’。
還沒走到書院門口,只見有三個和自己年紀相仿的孩子正倚在臺階上的門框邊對著自己指指點點。
定眼一瞧,這不正是自己甦醒後在腦中想起的那三個惡童,就是他們拿石頭把自己給砸暈的。
只見三人中一個穿著暗灰色長衫,一米高左右的小孩正攔住路中央,指著自己叫喚道:“小野狗,傷好了啊?”
楊元慶沒有搭理,默默攥緊手中樹枝向前走去。
三個惡童直接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