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第1/2 頁)
帝後一同關心,謝寶扇自是滿臉惶恐,李商看她羞羞怯怯的模樣兒,笑著對楊氏說道,「你得了個好人,這丫頭心地純良,做事認真,我瞧著有幾分信國公的品格。」
謝寶扇聽到李商提起自家老家,屈膝說道,「臣女替父親謝過皇上的稱讚。」
楊氏笑了笑,說道,「這一兩年李嬤嬤的年紀越來越大,再幾年她老人家就幹不動了,有她親手調/教寶扇,的確能為臣妾省下許多事。」
李商笑著點頭,說道,「大家族出身,知書達理,難得性情也好,怪不得她剛進宮,皇后就急巴巴的把她要到坤安宮。」
楊氏笑道,「臣妾也瞧著這丫頭越發的出息,不枉費當日叫李嬤嬤特地把她要過來。」
謝寶扇連忙說道,「娘娘不嫌臣女愚笨,李嬤嬤又肯用心教導,這都是臣女的福氣。」
李商笑著搖頭,說道,「你這丫頭哪兒都好,就是太過拘謹,在朕和皇后的面前,只管自在一些。」
他說完又對李嬤嬤說道,「都是年輕女孩子,況且是信國公府出來的小姐,李嬤嬤不要太拘束她。」
李嬤嬤微微欠身,說道,「老奴遵旨。」
李商已來坤安殿大半日,下午還有政務要打理,他和謝寶扇說了幾句閒話,便要回乾明宮,楊氏帶著謝寶扇一直送到殿外,直到鑾駕走出宮門,楊氏扭頭對謝寶扇說道,「皇上關心你的身子,這幾日例休,回府好好歇兩日吧。」
謝寶扇回道,「臣女多謝皇上和娘娘的體恤。」
送走李商,楊氏叫謝寶扇回去,只將李嬤嬤留下說話。
謝寶扇行禮退下,楊氏扶著李嬤嬤的手回到殿內,臉上的笑意慢慢褪去,只餘深深的疲憊。
走進裡間,楊氏坐回炕上,揉著眉角不語,李嬤嬤給她端了一盞茶,心疼的說道,「娘娘,你少操些心。」
楊氏接過茶,苦笑一聲,說道,「這幾年來,本宮的心裡委實累得慌。」
太子沉不住氣,脾性越來越偏執,他如此左性兒,又不肯聽人勸,不光皇上對他灰心,就連楊氏也對他失望透頂。
李嬤嬤輕輕摩梭著楊氏的後背,楊氏靠在她的懷裡,舒出一口氣,李嬤嬤說道,「娘娘,你要保重鳳體,太子殿下和壽安侯府都得靠著你呢。」
楊氏坐起身,她喃喃說道,「嬤嬤說得對,本宮不能倒下,太子和壽安侯府不能沒有本宮支撐。」
她只失神了片刻,就又變回那個沉著冷靜的一國之母,楊氏想起謝寶扇,問道,「這幾日她怎麼樣了?」
李嬤嬤說道,「那丫頭心氣兒高,她瞧出娘娘是想用她來留住皇上的心,少不得有些不自在呢。」
楊氏冷笑一聲,她道,「心氣兒再高,能高得過至尊無上的皇權嗎?本宮要她伺候皇上,難不成還委屈她了。」
李嬤嬤帶了謝寶扇這幾年,不免替她多說兩句好話,她道,「娘娘,人各有志,她當日為何進宮做女官,別人不知道,娘娘還能不知道麼。」
楊氏握住李嬤嬤的手,說道,「我何曾會忘,只是我萬萬沒想到,皇上也會對她另眼相看。」
她嘆了一口氣,感嘆道,「不知她給姓李的男人下了甚麼迷魂藥,一個兩個都看中她。」
李嬤嬤問道,「事已至此,娘娘可有甚麼主意?」
李嬤嬤是楊氏的心腹人,楊氏便對她直言說道,「本宮留著謝寶扇,原本是想替太子拉攏住懷王,只是太子不爭氣,若是因謝寶扇得罪了懷王,未免得不償失。」
李嬤嬤猶豫了一下,說道,「皇上這邊呢,我看皇上雖不曾明言,只怕遲早有一日會向娘娘開口,到時娘娘又該當如何應對呢?」
楊氏閉眼想說道,「咱們這位皇上,平生最好臉面,一來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