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5 頁)
徵、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皆有良好療效。
——摘自《張琪腎病醫案精選》
國醫釋讀
泌尿系統有一個重要的器官,叫做腎小球,它是一種血液過濾器。在正常狀況下,血液裡的絕大部分蛋白質都不能濾過而被保留於血液中,只有小分子物質如尿素、葡萄糖、電解質及某些小分子蛋白能濾過,透過尿液被排出體外。一旦腎小球出現病變,它的過濾效能就會降低,使一些血液中的大分子營養也被排出體外,造成對人體的傷害。這種病變,我們稱之為腎小球腎炎。
由於腎病隱匿性較強,腎小球腎炎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同時易被人忽視。臨床調查顯示,腎小球腎炎患者往往失去最佳的治療時機,而導致腎臟纖維化逐步進展,最終發展到腎衰竭、尿毒症,從而導致死亡。因此,瞭解腎小球的症狀,早確診早治療,對於本病的治癒非常關鍵。一般來說,腎小球腎炎主要症狀有蛋白尿、血尿、水腫和高血壓四點,患者臨床表現為周身乏力、腰痠腰痛、頭暈心悸、手足心熱、口乾咽乾、舌尖紅等。
張琪教授對腎小球腎炎的治療有獨特的見解,他認為腎小球腎炎最初多是由氣虛陽虛引起,時間一長就會轉而傷陰,陽損及陰形成氣陰兩傷。因此,在治療上,顧及氣虛的同時,還要顧及陰虛。張教授常以清心蓮子飲治療本病,收效顯著。
【組成】黃芪50克,黨參20克,地骨皮20克,麥門冬20克,茯苓15克,柴胡15克,黃芩15克,車前子20克,石蓮子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益母草30克,甘草15克。
第十一章 張琪(4)
【用法】水煎服,每日服2次。
張教授指出,本方是清補兼施之劑。方中黨參、黃芪、甘草補氣健脾,助氣化以治氣虛不攝之蛋白尿;但氣虛夾熱,故用地骨皮退肝腎之虛熱;黃芩、麥門冬、石蓮子清心肺之熱;茯苓、車前子利溼;益母草活血利水,因慢性腎小球腎炎多兼血淤之證;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諸藥合用具有益氣固攝、清熱利溼解毒的功效。
另外,張教授還指出,本方雖然治療氣陰兩虛,在方中黃芪、黨參,用量較重(30~50克),在辨證時較適合以氣虛為主的患者。本方服用一段時間後,有的患者出現咽乾口乾、納食減少、舌尖紅,顯露傷陰之象,此時可加滋陰清熱之品,減少參芪補氣用量,否則堅持原方不變,就會出現陰虛症狀加重,尿蛋白再次增加的狀況。伴有血尿者,可加入二薊、藕節、蒲黃等。
健康回音壁
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除藥物治療外,還可配合推拿調養法,具體方法為:取俯臥位,以捏法在膀胱經和督脈循行線上施行手法,每一手法由3遍增至5遍,動作輕緩;也可做搓腰動作,用兩掌根緊按腰部,用力上下擦搓,交替左右搓擦,動作要快而有勁,使區域性發熱;還可在腎腧、氣海腧、大腸腧、小腸腧、腰腧、命門等用力按揉,以酸脹為度。仰臥位時,在腹部氣海、關元等穴揉摩,以區域性發熱為度。
消堅排石湯——張氏治療腎石病獨門秘方
大師手記
治療此病(腎結石)用清熱利溼,滌石通淋法有一定效果。其機制是透過藥物的利尿作用,增加尿流量,促進輸尿管蠕動,有利於結石之排出。但據臨床觀察,這一治法的作用有一定限度。對結石停留於上尿路,特別是腎盞較高部位,體積較大者則效果不顯。尤應重視的是凡結石停留必使氣血阻遏,而結石之排出又必賴氣血之宣通以推動之。
——摘自《張琪腎病醫案精選》
國醫釋讀
腎結石,屬於泌尿繫結石的一種,多數位於腎盂腎盞內,小結石可隨體位而移動,較大結石其形態與所在腔道形態一致,可表現為典型的鹿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