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2/5 頁)
三個老魔對崔長風如此心服,確是只為了一句話。
一句話?!
那天,在萍鄉天字堂前,三個老魔為二次出山之事,自感失信於常懷遠祖孫徒二人,無顏見人,便跪地求恕。崔乙叔對三個老魔跪地一事,大肆諷刺,極為得意。不料崔長風道:“他們自感失諾於人,心中不安,所以才拜倒在自己的諾言之下。三位前輩頂天立地,武林中無人配受一拜。”
三老魔終身銘感的,就是這一句話。
殺人如麻的老魔,卻也講個信字。更講究自己那偏狂反常的自我追求。就在他們覺得連自己的惡魔名頭都無能保有,從此後變得人不為人、魔不為魔之時,一個大仁之士出來保住了他們的名頭,從此便喚了他們內心深處被魔性壓抑了五六十年的向善之心。
所以他們信服了崔長風。
就為這一句話,也只為這一句話,便對說這句話的仁人拜服終生。
天地間的事情,有時就是那麼玄妙。
這是因為人性本身,便異常玄妙。
哲人云,人是一個小世界。
世界包羅永珍,變化無窮,只在天機引導之間。
人也包羅永珍,變化無窮,卻只在人性的啟發轉換之間。
世上有許多文事武功,帝業霸強的意外變化,卻常常受一些看來極為渺小的事情影響,導至勝敗轉換,其實卻植根於人和人性的變換。
這是題外之話。
當日宿下營來,白茜珠便請各掌門人於大營之中商議大事。眾人齊後,白茜珠便將這三合歸宗大劍陣講了一遍,向眾人討計。眾人議論沉思良久,卻不得其破陣之法。
這江湖武林人即便列陣,也以方術奇門之陣為多,內中多含化外人之邪術,破者也以毒攻毒,以化外手段破之。而今這奇陣,集千二百名劍手,列古今武林人從未見過之大劍陣,卻又集方術變化和兵家陣式為一身,便叫武林人無計可思了。
眾人議了很久,少林掌門道:“這陣式太奇,集武功、奇門、兵家為一身。我等如以武功破陣,他便發動方術奇門,我等如以方術奇門破陣,他便啟動兵家戰陣。而這二變,又皆以其武功劍陣為基礎。便是我少林大羅漢陣,卻無兵家之威,卻是如何是好?”
在座的武林前輩中,不乏懂得奇門術之人,但盡皆對這陣式的兵家陣變捉摸不透,議了很久,仍然不得要領。
這時,徐亭出班道:“在下有些想法,講出來供各位掌門人參謀參謀。”
眾人知他智計過人,盡皆靜了下來。
“在下曾二度帶掌正義門。這其間,只因在下武功不列大宗師之流,不能獨擋一面,致使正義門不得不靠謀略生存。在下想了一個簡單的辦法,不知行與不行。”
天玄子道:“如若即簡單又可行,閣下便神了,快講吧。”
徐亭道:“向來戰陣,皆要避其主鋒,或想法令對方的陣式不得發動,或以更厲害的陣式反圍之。咱們要打破霸主門,報仇雪恨,避是不能避的。此次一避,他以後便以這三合歸宗陣縱橫天下,只怕遭其殺伐的便不止武林人了,官家與百姓也要受害無窮了,我們也無能發動更厲害的陣式反圍,因為任何一種陣式,非經長期操演,不能熟練運用,不能發揮陣式的威力。我等千八百人,皆是臨時組合,練不成陣式的。
這就只有想法讓這三合歸宗陣發動不起來這一個方法可行了。”
眾人聽見,又是一陣驚歎。
徐亭向白茜珠道:“盟主,此事關係千八百名弟兄的生命,屬下想請盟主令眾人發誓保密,屬下才敢講。”
眾人不待白茜珠下令,便紛紛發誓,表示絕不洩露機密。
“其次,請盟主派人檢視附近有人偷聽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