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第1/2 頁)
俞仁順著人聲向前走過了一條街,果然看到前面的幾間屋子上冒起了濃煙,再走近些,便看到木質的屋子已燃起了熊熊大火。著火的房子是臨街的商鋪,這一片民房很多,也都是緊緊相連的。要是控制不好,只怕會牽連上百戶人家。
雖然已有不少人開始提著水桶臉盆之類的四處找水救火。但是火勢很大,一時卻救不下來。
俞仁看了幾分鐘,便看出了些門道。這火雖然下面被水暫時澆滅了。可是上頭還著著,不一刻便把下面又燒起來了。所以,雖然不少人提著桶往火上倒,卻也僅僅是勉強的控制著火勢不會燒的太快,想要徹底撲滅大火,卻不能夠。而且上面的火向著兩邊的屋子蔓延的很快。
火燒的越大,火勢便越難控制。俞仁很明白這個道理,如果不乘著現在火勢還沒有蔓延太廣,先把它控制下來,等火勢再大些,便沒法可救了。
俞仁看出問題,不由分說,便沖了上去。他接過一人手中的水桶,向他道,&ldo;這樣子不行。你去找個梯子來,需從屋頂上往下倒水,才能控制住火勢。&rdo;
那人顯然沒什麼主見。聽俞仁這樣說,便四處去找梯子,不一會兒,果然扛來一把長梯。俞仁把木梯往牆上一靠,提著水桶便上了屋頂。
此時,俞仁所上的這間屋頂也已經開始著火了。俞仁站在屋簷,把手裡的水桶往下一倒,果然效果比下面倒水好的多。可是,光他一個人,這作用還是不大。俞仁下了梯子,一面又拿過一桶水,一面讓那人再拿幾把梯子來。
那人見這方法有效,不等俞仁吩咐便趕緊的去了。不一會兒他便又拿來了幾把梯子,可是卻沒人願意跟著俞仁一樣爬上梯子救火。必竟,這樣的救法雖然有效,卻也很危險。
便在這時候,人群中傳出一陣喧譁,一個穿著官服的人匆匆趕了過來。在他身後還跟著幾十名官差。這些人也有不少手裡提著水桶。
那穿官服的男人大約三十幾歲的樣子。他一來到火場,只上下掃了一眼,便毫不猶豫的提起一個手下的水桶,衝上了梯子。
得了這人的相助,俞仁不用再上下跑動,救火的效果果然好了不少。在那位官員的帶動下,下面馬上又有七八人冒險爬上了梯子,有幾個還直接上了屋頂。
那官員一面遞水桶,一面指揮手下;讓他們再搬幾把梯子,從火場的另一面屋頂倒水。這樣一來,在兩面夾攻之下,火勢很快便得到了控制。
經過眾人的一翻努力。最後,大火終於被撲滅。俞仁這才大大的鬆了口氣,不過,還是燒掉了七八戶人家。
大家從屋頂上下來。周圍的住戶都跑過來,先向那名官員道謝,然後又向俞仁道謝。
俞仁這才知道,這位身穿官服的男人,正是本縣的縣太爺袁知縣。
身為本縣的縣太爺,能夠親自帶人上屋救火,俞仁倒是沒有想到。
那位袁知縣似乎也沒想到俞仁這樣的一個過路的書生,居然也能如此熱心、見義勇為。他有心想要好好獎勵獎勵俞仁,於是拍了拍他的肩膀,&ldo;不錯。一會兒到我家去吃飯。&rdo;
俞仁正要推辭,一抬頭看到袁知縣的臉,話還沒講,便忍不住先笑了起來。袁知縣見俞仁這模樣,趕忙拿過一桶水來對著一照。原來,自己的臉上此時早已抹上道道的黑灰,成了大花臉。
袁知縣看著水桶裡的一張髒臉,不由的也笑起來。
然後,他便就著水桶,隨便的洗了幾下,又向俞仁叮囑一句,&ldo;記得一會兒一定要來啊!我還有公事要處理,就先走了。&rdo;說完,袁知縣又對著旁邊的一名捕快道,&ldo;孫捕頭,一會兒,你帶這位公子到我家去。&rdo;
那捕頭答應著,一面指揮手下處理火場的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