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葬禮與壽禮(第2/4 頁)
一扛,迎著濃烈如血的夕霞向津門城行去。
東門裡大街,登瀛閣。
今日是人宗武館館主雲望的五十大壽,登瀛閣被重金包下,宴請賓朋。
離開宴尚有一刻,轎子和小汽車已經擠滿了飯店門前的街道。
長衫馬褂的守舊士紳,西裝革履的洋派商人,甚至還有穿中山裝的政要官員……門口迎賓的老管事滿面紅光。
“敬古齋,黃老闆,賀!”
“秦得利洋行,劉經理,賀!”
“體育局,陳局長,賀!”
“夏虞武館……”
唱名聲一直傳到街對面。對街是一片老牆,牆根下支著個小茶棚,茶客大多是腳行車行的苦工,對比鮮明。
攤主正打著瞌睡,身前突然壓上一片陰影。他抬起頭,映入眼簾的是一個二十歲左右的高瘦青年,劍眉,薄唇,眼目如星。
身上披一件粗布短打,額頭上綁著白布,晦氣又古怪。
“茶,一碗。”
陳酒端著粗瓷大碗,隨便找了條長椅。
茶棚不大,五六張桌椅。攤主腦子活泛,存著留客的心思,請了個便宜的說書先生。
先生大約中年,泛著一抹窮酸氣質,此刻正手捏摺扇,唾沫橫飛:
“……長板坡前救趙雲,嚇退曹操百萬軍,姓張名飛字翼德,萬古流芳~莽撞人!”
這套貫口從北大關的福來軒唱到西馬路的萬有茶園,早就沒了新意,說書先生嘴又笨拙,喝彩之聲幾無。
陳酒抿了口茶,向說書人勾了勾指頭。
“客官,有事?”說書人上前。
陳酒開口說:“你這故事,不行。”
說書人眉眼一耷拉:
“《八扇屏》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經典,張飛張三爺也是家喻戶曉的英雄豪傑,是人都愛聽,敢問客人,怎麼個不行法?”
“太舊了。”
陳酒搖頭,
“現在是新社會,人們喜歡新東西。我倒有個新鮮故事,你聽不聽?”
說書人臉上笑呵呵:“不知這故事怎麼賣?”
“不賣錢。”陳酒指了指桌上的茶碗,“請我一壺茶便可。”
茶水值不了幾個錢,買一個孟浪小子的胡話,當笑話聽也不算賠。說書先生稍一猶豫,撩開打著補丁的長衫下襬,落座。
“客人請講。”
“我,是個武師。”
陳酒第一句話,就讓說書人險些笑出聲來。
“我不是津門本地人,兩年前被莫名其妙丟來這兒,人生地不熟,兩眼一抹黑,只能靠一張嘴皮子坑蒙拐騙,堪堪餬口。”
“就這麼渾噩了兩個月,偏有一天不長眼,騙到了我師父頭上。”
“師父剛下火車,身邊缺人,揍我一頓之後收下了我。他說我根骨重,是大才,尋常拳師苦練二十年的成就,我只需兩年。但這個故事的主角不是我,而是我的師父,左鳳圖。”
“左鳳圖”三個字一出口,說書人臉色瞬變,當即坐正了身板。
“師父是奉天人氏,來津門是為了開武館,給門派揚名。但津門河多,人多,規矩更多,外來武師想開張立業,得先和武行講禮。”
“武行規矩,文武二禮,”說書人點點頭,“在下有耳聞。”
“正好省了口舌。”
陳酒端起茶碗潤了潤嗓子,
“師父脖子硬,低不下頭求人,只好選武禮。他用一年半帶著我看遍了國術擂臺,當時我們租住在十莊渡的貧民窟,不事生產,靠著師父當年出關押鏢的積蓄,倒也頓頓有肉。”
“那段時間,練拳很累,但我其實過得……蠻舒坦。”
陳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