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5 頁)
董事長搖了搖頭,有幾分無奈地說:“啤酒瓶啊!”
策劃專家說:“不對。”
大家的目光刷地集中到策劃專家的身上。
董事長忍不住了:“那你說,我們生產的是什麼?”
策劃專家:“是玻璃容器。”
董事長一聽,半晌才回過神來,突然一拍桌子,大叫:“對呀,我們生產的是玻璃容器。”
此後,該啤酒瓶生產企業在現有的裝置與條件基礎上,改產醫藥、日化用的容器,開啟了新的市場,閒置的裝置和人員全部派上了用場,並且很快扭虧為盈。
這是一個典型的由認識的差異創造經濟效益的例子。由此我們看出認識的差異的重要性。周帆的這一思想,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市長經營城市;縣長經營(50%城市+50%農村);鎮長經營(70農村+30城鎮)】
周帆在2003年應孫子故里——山東惠民縣的父母官邀請,前去指導工作,惠民縣委縣政府設宴招待周帆。
書記、縣長等眾多常委及部分鄉鎮長與周帆共同進餐。邊吃邊談,席間對方請教周帆關於城市經營與城市規劃的問題。惠民的領導陳述了這麼一件事情,他們這一任領導班子,想在城市經營上做些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計劃在城市的綠化、亮化、美化、淨化上入手,讓城市美麗起來,表示有意經營好城市。周帆聽完發現對方在認識上有諸多欠妥之處,他告訴惠民的領導層,經營城市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要盲目搭上這趟時髦的班車,周帆談了兩點:
一是要明確任務方向,不要用錯了力。否則費力不討好,不同級別的城市,工作方向是不同的:
◆市長經營城市
◆縣長經營(50%城市+50%農村)
◆鎮長經營(70農村+30城鎮)
對於一個城市的市長來說,主要精力應該放在經營城市上。市長市長,市長就是一城之長,市長的中心任務,是如何營市。而縣長呢?則不同,縣的大部分經濟集中在農村,許多工作都是農村工作。因而縣長應該將任務對半開,即將50%的精力放在縣鎮的經營上,另外50%的精力要放在農村工作上,做好農村基層工作,解決三農問題。鎮長則是三七開,要將70%的精力用在經營農村上,另30%的精力去做好城鎮建設。
惠民的領導們聽了,為之一驚,認為很有道理,並再三強調,這是一個非常有建設性的觀點,他們要調整思路。
二是要補課,對經營城市的認識遠遠不夠。存在許多認識誤區。城市的綠化、亮化、美化、淨化工程並不是城市經營,嚴格意義上講屬於城市管理的範疇。中國的城市大致經過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城市的管理階段,管理階段是對城市實施科學管理,將城市的“象”美化好,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美化、綠化、亮化、淨化工程。第二個階段是建設城市,建設城市伴隨而來的是大興土木,將城市的框架搭建起來,也就是將城市的“形”描繪並建設好。這兩項相加,城市本身的實體形象就構建起來了。第三個階段就是城市經營階段,城市經營要做的工作,主要是對城市進行定位,將城市形象個性化、突出化。其次是經濟形態的構建,經濟形態包括確立主導產業、副主導產業、輔助產業、前瞻性產業和點綴產業,然後是城市功能劃分,最後就是城市形象的推廣。
一、認識的差異就是效益(5)
惠民縣的領導一個個聽得入了神,一頓飯吃了三個小時才結束。
周帆上面對城鎮政府工作方向的劃分以及對城市三個階段的劃分,就是一種認識上的差異,許多打著城市經營專家旗號的人,也未能認識到這些。所以,解決認識問題,是發展的根本問題。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