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第2/5 頁)
蘇州等大片土地之後整,即兵發三路,直取杭州。由關勝率五萬兵馬,出蘇州,迂迴江南東路,繞向杭州西面。由索超率五萬兵馬,迂迴兩浙路,繞向杭州東面,而王鈺自己,親率十餘萬大軍,直撲杭州。以圖形成夾擊之勢,迫趙構退位稱臣。
江南震動,趙構於杭州坐立不安,秦檜上奏,言王鈺勢大,不可與之力敵。趙構深以為然,已生求和之心,然蔡京獨排眾議,力主抵抗到底。趙構深知蔡京為相多年,在官場中名望甚高,自己的位置想要坐得安穩,少不得要藉助於他。是以不得不暫時聽眾蔡京建議,下旨命諸將奮死抵抗。
七月下旬,關勝軍團打到州,與駐紮在此張浚所部發生激戰,攻勢受阻。索超軍團出蘇州後,一路勢如破竹,兵臨杭州城下。不三日,王鈺大軍繞過太湖,與索超軍團合兵一處,對杭州形成合圍之勢。趙構日夜驚恐,每每從睡夢之中驚醒,以為王鈺攻破城池。
蔡京上奏,欲起用老將宗澤,負責杭州保衛戰。但趙構以宗澤年老體邁為由,拒絕蔡京建議。七月底,王鈺見趙構仍無退位稱臣之心,下令大軍攻城。十七萬兵馬,晝夜進攻,杭州城在金輪炮的轟擊之下戰慄不已。
蔡京再度上奏,力主起用老將宗澤,趙構無奈之下,只得從其言,任命宗澤為“京師衛戍區指揮使”,掌管駐紮在杭州的所有兵馬。宗澤,字汝霖,浙江義烏人,世代務農。家境貧寒,元估六年應進士試,力陳時弊,建議改革朝政。言辭激勵,主考官惡其言,抑為“賜同進士出身”而錄取,而並非“進士及第”。趙構南撤之前,宗澤屯兵黃河一線,後隨趙構撤至杭州,以年老為由。罷官不用。
宗澤上任後,將杭州保衛戰,視為“守土抗敵”,因其江浙是其故鄉,所以抗戰決心較之他人尤甚。宗澤一面整頓軍務,一天之內,撤換三名守城的不利的將領。並定下“伺機出擊”的戰略,並不滿足於城內防守。
八月初,王鈺久攻杭州不下,此時金兵擾邊的傳言越演越烈,使其憂心如焚,進退兩難。而關勝所部。又被張浚阻擋在州,寸步不讓。三面合圍之勢難以形成。王鈺權衡利弊之下,漸漸萌生退心。
八月初五,連續攻城十數日的王鈺大軍不見動靜,宗澤親臨一線,視察防務。於杭州城頭上,遙望城下,連營漫天,王鈺兵馬雄壯,心裡暗暗稱奇。那杭州城牆。被敵火炮轟擊十數日,滿目瘡痍,數處缺口。杭州保衛戰打得極其艱苦,敵軍無論人數,裝備上,都佔有極大優勢,若其只圍不攻,不出一月,城中糧草一盡,大勢去矣。
“宗大人。陛下駕到!”部將奔上城樓,對宗澤報告道。宗澤一聽此言。忙率眾將出迎,趙構輕裝簡從,只帶秦檜等幾人登上杭州城頭。宗澤率部將,正欲大禮參拜,趙構已叫平身。
立於城頭,趙構俯視城外王鈺大營,心生恐懼,環顧左右,感嘆道:“王鈺兵馬如此雄壯,如之奈何?當年,先帝起用此人,不想今日成為宋室心腹大患。”身邊眾人,皆沉默不語。
獨宗澤憤然說道:“陛下勿憂,臣既負守土抗戰之責,一息尚存,便要抗戰到底。王賊雖然勢大,但近日屢有傳言,說女真人兵出上雄,攻打幽雲。臣料王鈺心繫北方邊境,又見臨安久攻不下,日久必生退心。”
趙構聞言,卻是不以為然:“老將軍有所不知,王鈺此人,雖則年少,但其城府極深,他親率大軍南下,又豈會不防備金人?據蔡京所言,王賊在幽雲駐有重兵,种師中,林沖,呼延灼三部兵馬,共計三十餘萬,佈防黃河以北,城堅器利,兵強馬壯,女真人如何攻得進來?今年年初,种師中率大軍出歸化,攻克上雄,向來驕橫地女真人也是慌了手腳,四處圍堵。唉,這杭州城,又豈能抵抗得住?若依朕看來,不如……”
眾人聽趙構話中之間,似乎已有求和之心,秦檜心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