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第1/2 頁)
經過精確的統計,趙韞的那一宮妃嬪,不算她這個皇后和已經死了的柳詩嫿,從位份最高的張貴妃到最末等的更衣,再加上另有那麼些個明確知道爬龍床被趙韞收用過但並未有名分未被計入彤史的宮女,前前後後居然足足有一百零六人!
溫溪從很多年前開始就早已不在意趙韞究竟有多少女人,如今這仔仔細細地一遍盤算下來也不禁咂舌,這就是一天換一個,也能三個多月不重樣,再加上她和柳詩嫿,這踏馬剛好就湊齊了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啊!
這樣的後宮不鬧騰才怪。
所以趙韞最後死於馬上風真是一點兒也不用替他可惜。
溫溪現在忽然有點懂得為什麼柳詩嫿會在臨死前大喊看著自己的男人一個又一個去寵幸別的女人了很痛苦了,她慶幸自己自己作為一個現代人,能早早地就收回了自己的心,才能這麼平靜坦然地面對,才能給自己穿上一層厚厚地防護,不至於想柳詩嫿那般到頭來面目全非。
這一百零六個女人的去處,溫溪花了大概四天的時間把她們安排的明明白白。
這些妃嬪,大方向分成三類,一類是從前站在她這一邊的,例如麗嬪謝妤、寧妃等人,但這些人在這一百零六個人中所佔數量較少;第二類便是從前和她對面陣營的,不管是不是和柳詩嫿一派的,反正只要和她對著幹的統統劃分在這一類之中;第三類則是明哲保身兩邊都不參與也兩邊都不得罪的。
溫溪也懶得多動腦子,處理方法簡單粗暴,反正她從前是這些妃嬪面前名正言順的正宮嫡妻,有權管理她們,都已經是一群太妃了,前朝也沒有理由插手後宮的事。
這第一類妃嬪,隨她們自己的意願,想留在宮中便留在宮中養老,想走便走,總歸她不虧待她們,就譬如謝妤打算留在宮中養老混吃等死,而生育了大皇子的寧妃則是準備出宮去兒子的王府養老。
這第二類再加上那些沒名分的宮女,別管你有無生育,統統都送去太廟眼不見為淨,溫溪從不覺得自己應該聖母,在殉葬事件上保下她們一命已經是她最大的仁慈了。
這第三類妃嬪,基本也都是被送去太廟,溫溪就看著挑幾個順眼安分不太會來事兒的,就允許她們繼續安安分分地留在宮中,並且事先給了警告,一旦給她惹出了什麼麻煩麼蛾子就會立刻被發配出去。
這樣處理好之後,溫溪讓林秋娘幫她細細算了筆帳,處理好了這一百零六個女人的去處之後,後宮便大大地節省下來了一筆開支,這樣連帶著她煩惱的另一個後宮用度節省超支的問題便也迎刃而解了。
溫溪真的覺得應該為自己的聰明才智點個讚。
大召歷來便是有先帝妃嬪出家守太廟的規矩,只不過具體如何施行在於下一任掌權者的意願罷了。
所以即便是身家背景顯赫的張貴妃也只能聽從安排,張貴妃無兒無女,從前囂張跋扈,既是柳詩嫿的死對頭也和溫溪不對付,故而她也拿到了一個太廟定居的名額,溫溪態度強硬,不管她怎麼鬧都是無濟於事。
至於前朝傳來的反對的不和諧聲音,還沒有到溫溪跟前,在經過內閣的時候就被秦斂劈頭蓋臉地駁了回去。
秦斂給出的理由很簡單。
一天到晚盯著已經駕鶴西去的先帝的後宮你說你們到底想幹嘛?想管先帝的後宮,那不如先回去管管你已故的親爹親爺爺的後院,讓你家裡那些守寡的老夫人老姨娘們統統都心滿意足後半生無憾了,再來置喙太后管理自己丈夫留下的妾室到底對與不對……
真正是句句暴擊,駁得那些好事者白眼兒一翻一翻的。
而溫溪恨不得給秦斂頒一個「大召朝廷最佳員工」的錦旗。
這位大兄弟,次次都這麼給力!
第24章 鹹魚 明兒個不就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