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部分(第1/4 頁)
大唐的西南方向,吐蕃早已經被大唐打成了半殘,而且松贊干布也是個短命鬼,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去世了,隨後大唐的飛奴司上下挑撥,使得本來就人心不齊的吐蕃亂成一團,再加上佛教的傳入,使得吐蕃人人事佛,大權都被各大寺廟把持,形成一個個大大小的佛教勢力。
這些佛教勢力彼此征戰不休,根本不可能形成合力,而且佛教侵蝕人心,使得人人只修來世不求今生,可說整個吐蕃已經因此而廢,再也不可能有崛起的希望了,事實上若不是吐蕃的地勢太高,以李恪的性子,早就將這裡打下來了,只可惜高原對平原生活的人太危險,所以大唐只能讓吐蕃內部亂成一團,從而失去對大唐的威脅。
十年前李承乾、李恪和李晉三人打下林邑,不過這僅僅只是開始,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後,李承乾以林邑為根基,開始向整個東南半島挺進,真臘等國已經接連被滅,東南半島的大部分都已經落入到李承乾的手中,甚至已經開始與更西側的天竺接觸。
至於海軍的腳步更是邁的極大,在李晉的指揮下,海軍已經穿過馬六甲海峽,最遠甚至到達大食與波斯控制的海岸,前兩年甚至還與大食的海軍幹了一仗,雖然當時大唐的戰艦數量比較少,但卻質量佔優,一舉將大食的海軍擊潰,而且還沿海搶掠一番這才離開,事後大食非但沒敢追究,反而派使者前去大唐解釋這只是個誤會。
不過隨著李晉和李承乾走的越來越遠,朝堂上對他們兩人的彈劾也越來越多,但是李治卻全都置之不理,甚至連李承乾和李晉吸引百姓外遷他也不管。
說起來這十年間大唐的人口再次翻了一翻,而且人口這東西只要上了規模,再加上中原多子多福的傳統,以及現在也不缺糧食,所以大唐的人口幾乎是爆炸性增長,比如後世的解放後,短短數十年人口就從四億增加到十幾億,而大唐也同樣迎接這個人口大增長的時期。
只是人口多了,生存資源分攤下來,自然也就比之前稀薄了,而且無論帝國再強大,總會有不少人因為各種原因而變得貧困,當然這些貧困人口大部分都被大唐內部新增加的土地給消化了,但也有一部分選擇冒險出海,這也就成為東南半島和南洋一帶的人口來源,畢竟南洋一帶的土人太懶,實在不堪大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估計是李恪看到李晉和李承乾在海外殺的那麼痛快,他似乎也明白了李治的心思,於是也開始不甘寂寞,只不過他這時忽然發現,李承乾的目標是西邊,李晉的目標是東邊,北邊是大唐的,而給他剩下的只有向南了,南洋是不可能了,唯一剩下的只有南極洲了。
李恪當然不會去南極洲做企鵝之王,結果最後他竟然和美洲的李承道聯絡上了,現在兩人的關係緊密,李恪也在偷偷的建造海船準備出海,對此李治雖然知道的一清二楚,但也只是派駐官員加強對南方的統治,至於李恪的小動作他也從來不理會。
李休這十年來雖然很少出門,但也一直在關注著大唐各個方面的變化,至於李晉三人的事他也知道的十分清楚,但只要李治不管,他也懶得去管。
不過也就在今年李休的七十大壽快要到時,李治卻忽然下旨,召李晉、李承乾和李恪三人回長安,這下也吸引無數人的目光,甚至有傳言李治要對李晉三人動手了!
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大壽
李休的七十大壽,雖然他不想大操大辦,但身為皇帝的老師,他就算不想辦也不行,而且李治等人也一直鼓動著給李休祝壽,在這種情況下,他也只能吩咐人準備壽宴,而在此之前,他的那些學生也都紛紛從各地趕來為他祝壽。
李晉、李恪和李承乾三人早就接到李治的旨意讓他們回京,理由就是為了給李休祝壽,不過外界很多人猜測李治很可能是找個藉口讓他們三人回京,從而可以一舉將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