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3/5 頁)
此刻已不再迷惑,斬釘截鐵的道:“弟子現在或許愚昧,但不會一路愚昧。也不管前路有什麼坎坷艱難,若虛都會堅定不移的走下去!只要本心不惑,就不會迷失方向;只要堅定前行,終有一日所有的不明白,都會豁然通達。”
李慕白臉無表情的道:“那剛才為師所說之事,知道該如何辦了嗎?”
張若虛頓時額上見汗,但他把一瞬間湧起的慌亂煩擾強自拋開,道:“如果真有那麼一天,弟子不會讓師父失望的!”
“好,這件事就說到這。你自己斟酌著辦吧。”
李慕白也把這事完全拋開,和顏悅色道:“若虛,這些日子你進步很大,為師很感欣慰。”
強烈的反差讓張若虛很不適應,一時也不敢亂湊和,卻聽師父又道:
“都說咱們逍遙派,只講頓悟不重漸修。為何呢,吾道一以貫之,修真的所有過程一句話就可以概括,搞那麼多階段境界幹什麼?真是無比的荒唐,無比的可笑!為師修道二千餘年,總結起來就三句:不起凡念,持之以中和,化之以天真。記住這三句口訣,它妙用無窮,可以說包含了煉氣築基甚至是金丹階段所有步驟。”
張若虛能夠聽出,李慕白這番話每字每句,都明明白白直指本心,沒有任何的修飾誇張。是無比嚴肅的打從心底裡,向他張若虛傳授經驗指明道路,告訴他何為真何為實,何為荒唐可笑。希望他鄭重對待,不要自以為自走上邪路。
說完這番話,李慕白就端坐在太師椅上,兩眼似閉非閉,身軀漸漸浮起,就那麼神遊太虛去了。
而張若虛跪坐原地,把自己打從進門開始,跟師父說的每句話,以及師父說的每句話,從頭到尾回想一遍,確認所有細節全部記得。尤其師父所說的最後一段話,更是字字句句都牢牢刻進心裡。這才伏地三拜,起身離去。
出到洞外,只見紀君筠正揹著陽光,端坐樹下,被一層淡淡的金色霧氣籠罩,坐相莊嚴肅穆,有若天宮仙子。
聽到他出來,睜目嫣然一笑,盈盈起身相迎道:“若虛,師父都跟你說什麼了,講這麼久。”
紀君筠因為主修金、水、木三系道法,平時靜默不語潛心修煉的時候,便會漸漸生出一層淡淡的金霧,吞吐不定地環繞於身。這時候的她便顯得寶相莊嚴,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貴,讓人覺得十分之遙遠。
但是隻要她開口說話,這種距離便驟然拉近,此時的她,笑語盈盈,猶有幾分天真浪漫,讓人情不自禁便覺親近,便生歡喜。
張若虛出洞之前,還在考慮以後怎麼跟師姐相處的問題,待看到紀君筠正在樹下潛心修煉,他便覺得所有的擔心都是多餘,師姐無論先天的資本還是後天的努力,較他而言都是隻高不低,只多不少。這樣一位天之嬌女,怎可能走到需要依靠他人的地步?
再待紀君筠嫣然一笑,柔語相迎,張若虛更覺所有的顧慮亦是多餘,和師姐這般天真自然的女孩子相處,做好本分之事,不卑不亢就是了,想那麼多有什麼用?
心障既去,只覺天空地闊,何處都可去得,凡人仙人,人人皆可結交。
頓時豪情滿腔,英氣勃發,呵呵笑道:“師父剛問我了,師姐對你好不好?我說當然好了。師父又問,那你對師姐又如何?我說非常敬重師姐。師父頓時氣得大罵,笨蛋敬重怎麼夠呢,至少得相親相敬才行!”
紀君筠並沒有聽出話裡的調笑意味,眼睛一眨不眨的問道:“師父真這麼說嗎?”
偏頭思索了一下,覺出不對:“不可能呢,師父雖然偶爾會開玩笑,但他才不會關心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
洞府中,李慕白聽到寶貝徒弟的對話,眼睛似閉還開,自言自語道:“才轉身的功夫,就曉得撿我的話頭哄人了。倒也不算太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